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墨趣:作家与书法文化(2)

2009-11-13 11: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继凯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本身是书法家的是一类,本身不是书法家的是一类,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还可视为一类。每一类中有不同的情况。如同为学者型书法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本身是书法家的是一类,本身不是书法家的是一类,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还可视为一类。每一类中有不同的情况。如同为学者型书法家,其书法艺术成就不等就是很明显的事实。郭沫若的书法艺术较之钱钟书的书法艺术肯定要大些,而总体看女作家的书法艺术就比不过男性作家。

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们大都注意向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借鉴。思果先生在《“文从胡话起,诗从狗屁来”》(《万象》2002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文学是艺术。书画、音乐、戏剧对文学有帮助。中国的名伶都学写字、画画是有道理的。我极主张文人学唱歌、弹琴、写字、画画。文学家有这些滋养一定得益。苏东坡诗文、书、画皆是头等,黄山谷不但诗好,字也写得好极。少年作家大可在音乐、美术方面下点工夫。我虽然不才,写字和唱京戏倒有点修养。此外,我也主张人多多运动,因为写作是要用精神的,精力太衰,任何事做不好。”文学创作与书法的联系应该在思维、形式等方面还有更多的表现,相关的探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书法艺术

当今社会似乎进入了“文化苦旅”时期。时世的翻新,生存状态的渐变,塑料制品和机器操作大行其道,艺术产品也忙不迭地向消费靠近,艺术工具更是力图造成种种方便,能写几个像样的毛笔字的,也只是少数罢了,圆珠笔、签字笔无孔不入。毛笔的时代过去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批执守“文学依然神圣”观念的作家和坚认“书法依然美好”信念的文人,如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对书法的执着对广大作家无疑会起到引领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学术的支撑,也是理性、良知的代表”的文人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书法文化的灵魂和旗帜。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