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灶画亟须传承与保护
可以说,民间灶画呈现的是一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倾其所爱,尽其所想,突出大红大素、大雅大俗的基本艺术特征和美学倾向,它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使用液化气的普及,农家手工绘制的灶画随着传统灶头的逐步淘汰正在慢慢消失。即使有灶头,也很少画画,大多用印有现成图案的瓷砖所替代,千篇一律,完全丧失了艺术本该具有的个性特征。
为了把灶画这一民间艺术较好地保存起来,目前嘉兴五县(市)二区都已积极行动起来。海盐正在着手实施对灶画的保护,并将其列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对象。嘉兴秀洲区作为中国农民画之乡,也在着手对灶画进行重点普查和有效保护,在一次元宵游园活动中,摆出了两件画有灶画的灶头模型,引来了参观者的注意。今年6月,嘉兴灶画艺术首个生态保护区揭牌,挖掘嘉兴灶画传承人、嘉兴灶画绘制技艺现场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桐乡享有“文化之邦”的美誉,灶画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理应加以重视和保护,对民间灶画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来传承与保护?市文化馆馆长张新根说,目前我市已开始重视对民间灶画的保护工作,并基本形成了建设类似“桂花村”模式的“灶画村”的初步设想,即专门列出一个村的农家,邀请桐乡灶画老艺人进行创作,从而把这个“灶画村”加以保存下来,同时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此外,也可采用老艺人收徒弟的方式,把桐乡的灶画艺术较好地保存下来。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春雷认为,目前桐乡灶画的保存方式有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两种方式。动态保护就是尽量延续目前农村手工画的灶头。另外就是要实施静态保护,也就是采集现存的、所有的灶画及其生存状态,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把收到的资料整理成册,供后人参阅。徐春雷认为,桐乡灶画艺术的手工功夫并不比其他县市差,灶画作为民间绘画,除画在灶头上外,也可以农民画的形式在纸上或墙壁上作画,从而加以传承与保护。
(责任编辑:沙鸥点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