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宜君农民画起步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距离毕加索所开创的立体主义绘画相差半个多世纪。况且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这批土生土长的有的甚至目不识丁的庄稼女子,不可能学习毕加索的绘画技法,然而她们创作出的许多作品却与欧洲现代画派宗师毕加索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宜君农民画早期作者王秀清的《放马》,把牧童画成一头三面,将马画为两个头。之所以这样,作者认为马吃草时头部是不停摆动的,牧童要看好马群,自然要东瞧西瞅,可见作者敢于打破空间限制,朴素的思维以多方面的视觉表现出来,变静为动,看似荒诞却并不离奇,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寇爱玲创作的《姜太公钓鱼》,作者将姜太公的头画了三个面,分别表现了姜太公等待鱼上钩时的紧张心情、鱼要上钩时的喜悦心情和钓上鱼后开怀大笑的欢乐心情,整个画面犹如一帧慢镜头,其表现手法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无疑这是农民画的一个创举。田亚莉创作的《放羊》,作者竟使母羊肚里的小羊羔跃然画面,而且在羊肚腔内还画上鲜嫩的草地,其自然的构图、奇特的想象、深邃的意念,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拍案叫绝。的确,宜君农民画的作者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不受任何条件的羁绊,更不受传统画法的限制,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面前的画板就像她们房前屋后的菜园子一样,任她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在这里勾线着色、耕耘播种。兴许是由于自然环境的艰苦,文化活动的单调,精神生活的压抑,迫使这些生活在黄土高原沟沟叉叉的婆娘、媳妇、女子娃们才不停的大胆想象,大胆追求,大胆创造,我想也许这就是宜君农民画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责任编辑:陌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