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陶瓷 >

“瓷都”龙泉窑: 浙江青瓷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2009-09-03 09: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市南约50公里的琉华山下,明代以前称“琉田”,因山而得名。

龙泉窑

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市南约50公里的琉华山下,明代以前称“琉田”,因山而得名。遗址主要分布在小梅、查田二镇六个行政村,其中以大窑为中心,岙头和溪口村城内的龙泉青瓷窑址,经考古调查表明有五代——明代龙泉窑遗址126处,每处遗址上碎瓷品堆积十分丰富,保存甚好,保护范围总面积为502.9公顷。

龙泉窑是继越窑而发展起来的,并吸取了瓯(温州)、婺(金华)窑的传统精华,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树立于青瓷之林,历经1200多年的制瓷过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统称“龙泉窑”。

龙泉窑

南宋时,浙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促进了龙泉窑业的发展,溪口窑业异军突起,仅大窑、金村、溪口就有窑址103处,大窑成为龙泉制瓷业的中心,主要产品有瓶、碗、炉、盘、罐、盂、杯、碟等。制作规整工细,厚胎薄釉,釉色不少青中泛灰,盛行单面刻花或器里刻饰荷花,及S形复线与卷云纹相结合的刻花,另有“葵口出筋”的装饰。南宋中期以后成功地烧制出了式样优雅、釉层丰厚的粉青、梅子青瓷器,以及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的黑胎青瓷。专以造型和釉色取胜。制瓷技艺达到历史的顶峰,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大窑则有“瓷都”之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