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图案标示人物形象
川剧脸谱并不是死谱,而是活谱。“诗谱”、“词谱”、“曲谱”等谱中常常有所谓“又一体”云云,也表示“谱”的变化,说明有灵活性。而川剧的脸谱也同样如此。运用脸谱要根据具体人物作适当的增减或改动。如关圣人和赵匡胤,虽然都是开的红脸,但赵匡胤的眼皮上多了一根白色的线条以示区别:关羽为人忠厚,很讲信义,赵匡胤玩弄权术,杀伐功臣。前者是圣人,后者是歪人。更为典型的则是孙悟空的脸谱为猴,猪八戒的脸谱为猪,牛魔王的脸谱为牛……诸如此类脸谱,简直就是川剧舞台人物形象的标志。
脸谱外化人物内心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注意察言观色。正如俗语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因为从对方的脸色、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态度。有时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而川剧脸谱正好艺术地反映出这一特点,将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外化”和“物化”,并使之形象化。川剧艺术家们用具体的不同脸谱来展示人物内在的思想、心理、感情和态度。例如曹操其人,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而在川剧舞台上则大谬不然,变成了跳梁小丑、阴谋家、野心家、大奸雄。按照他的生活经历,不断变换着他的脸谱:在《议剑献剑》中,他还处于寄人篱下的地位,有野心而不得志,故其以丑角应工,脸谱为“猪腰子”;到刺杀董卓失败后,仓惶出逃,在《杀奢》中暴露出他的多疑和残忍,所谓“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而误杀了其伯父,故改用花脸应工,脸谱勾“大花脸”;当他得势之后独霸一方,成了“大奸雄”时,在《群英会》中脸谱则勾大粉脸。再如川剧舞台上的隋炀帝杨广,更为独特。在《问病逼宫》一剧中,竟然换了三张不同的脸谱:开始上场是小生,表现他的正派、潇洒、有一定的文才;从他调戏后母陈妃开始,暴露出他的丑恶灵魂,而改为小丑应工;最后抢夺玉玺,气死亲母,登上王位,再改为花脸应工,借以表现他的残暴、粗野、没有人性。由此可见,川剧脸谱虽名之曰谱,但在具体运用上则是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与“歌谱”、“乐谱”等大不一样,具有颇多的灵活性。
脸谱装饰美化人物形象
川剧脸谱除了以上作用外,还有装饰美化剧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给观众一种艺术美,达到美感享受的目的。
川剧脸谱装饰、美化人物形象,可以从《秋江》中的艄翁和《船舟借伞》中的王伯伯等人的“螃蟹脸”脸谱得到证明。这类久经风霜的老年船工,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脸上本多皱纹,笑时尤为突出。在川剧舞台上对其造型理当勾“螃蟹脸”,本应用黑色,表示他们忠厚、正直、善良、坦率等特点。但是勾黑色线条在强灯光下显得很难看,不美观,故改用白色线条。这种白色的“螃蟹脸”脸谱便是一种美化,给观众一种美感。
总而言之,象征人物类型,标示人物区别,体现个性特征,外化内心情感,装饰美化艺术形象等等,便是川剧脸谱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脸谱的意义的作用。川剧脸谱既是从生活出发,又是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同时还表现出川剧艺术家们的美丑观,贯串着鲜明的爱憎,有着十分强烈的思想倾向。
川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尤其以变脸闻名,其脸谱形式十分丰富,造型夸张而又严谨规范,通过色彩与眉宇的细微变化,刻画人物独特个性,展现出一种古朴狞厉之美。川剧脸谱造型十分精美,且寓意深刻。
“脸谱”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川剧名家张德成在《略谈脸谱》中说得更为具体:“脸谱,顾名思义,既然称谱,便不是在脸上随意作画,胡涂乱抹,而是有谱:有道理、有目的、有规矩的。这个谱,就是艺术的真实 从生活出发,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夸张、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川剧舞台艺术刻划人物创作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川剧脸谱分净角和丑角两大类。属于净角的有包公脸、霸王脸、尉迟脸、关公脸、八宝脸、五彩脸、三块瓦、红三块瓦、黑三块瓦、花三块瓦、张飞脸、霸儿脸、粉脸、张松脸、僧脸、太监脸、黄胆脸、金脸、勾鼻鹞子脸、形象脸等;属于丑角的有长方形脸、椭圆形脸、梅花形脸、蝴蝶形脸、大葫芦形脸、螃蟹形脸、腰子形脸、二饼饼脸、木偶脸、老脸等。有的同是一个人,由于年龄不同,脸谱也就各异。还有因扮演者不同,虽同饰一个角色,所绘脸谱也不尽相同。
(责任编辑:蓝田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