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沙家浜》
“阿庆嫂”成了孙媳妇
60年代,谭家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传统京剧也靠边站,但谭派的影响却有增无减。
谭富英渐渐淡出舞台后,儿子元寿又在京剧舞台上挑起了谭门的大旗。
1964年初,谭元寿正在长春拍摄电影《秦香莲》,突然接到北京京剧院的一封电报,要他们拍完电影速回北京。谭元寿回到北京才知道,京剧院要排演一出现代戏《芦荡火种》,并将在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演。谭元寿被安排出演这部戏的男一号——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京剧院另两大名角赵燕侠和马连良则分别饰演阿庆嫂和刁德一。
这部大戏改名为《地下联络员》,如约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演。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台和演员合影,他掰着手指头说,“阿庆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
之后毛主席专门为这部戏提了三点意见:第一,要加强突出新四军战士和军民关系的戏;第二,突出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从正面打进沙家浜;第三,戏名可以参照传统京剧,就以故事发生地为名叫《沙家浜》。几经修改,风靡至今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诞生了。谭元寿饰演的郭建光深入人心,他去外地演出,观众看到他都交口高呼“郭建光!”
1967年,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戏校和中央音乐学校合演的交响京剧《沙家浜》,还在戏校学习的谭孝曾在其中饰演刁德一。谭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紧张地观看孝曾的表演,看着看着,谭富英突然自言自语道:“哎,这阿庆嫂演得好,今后要当我孙媳妇不错。”听者都一笑而过,可几天后谭富英却真的将阿庆嫂的扮演者阎桂祥请到了家里说戏。
谭富英此后又多次邀请阎桂祥来家里吃饭,一来二去,直脾气的谭富英直接对她说:“我非常喜欢你,当我孙媳妇吧!你们先交朋友。”
后来孝曾与桂祥果然走到了一起,相濡以沫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