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的《火车到站》诞生,当时那张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十年后,电影远道而来,落户于中华古国。我们的电影海报便也顺理成章地粉墨登场。现在可考证的中国最早的电影海报是1934年的一部叫《再生花》电影的海报。这部电影由郑正秋导演,主演是胡蝶。
这是公认的中国最早的电影海报,是由一位海报的收藏爱好者捐赠给国家电影资料馆的。此张海报的原件是一开,有一米多高,名副其实的海报啊。其实早期的海报大都是以文字为主,然后有了图,再到彩图,后来是手绘,名家手绘,现在已经发展到电脑合成。
电影海报的收藏,很多人只收1985年以前的电影海报。因为1985年以后,开始有了电脑的介入。在很多人看来,科技的合成使电影海报失去了原本的人文气息,那种幽幽的墨香变了味道。
那么衡量一幅电影海报的价值与优劣的标尺何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稀有程度。物以稀为贵,这和其他艺术品的收藏规律没有任何区别。其次是电影的口碑、影响,像《地雷战》、《地道战》、《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这些经典影片的海报永远吸引着藏家追寻。再者电影导演和演员的知名度,郑正秋、谢晋、赵丹等,这些大师电影作品的海报价值一定是非同寻常的。除此以外,海报的绘画者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像著名画家程十发画的《林则徐》、《枯木逢春》,黄胄画的《阿娜尔罕》,叶浅予画的《彩蝶纷飞》等,这些名家的画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真正的收藏者,喜欢那种叫好不叫座的影片。去参观他们的收藏,你会感觉,这些海报是陌生的,但是却是那么的吸引你,每张海报,他们都会给你讲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