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前卫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成交率的急速下降,价格甚至不足估价的一半,还包括了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一线艺术家,其作品也列入惨遭流拍的行列。国内一些大拍卖公司望风而逃,纷纷停止拍卖当代前卫艺术品。数十家经营“前卫艺术”的画廊,眼下不是已经进入了冬眠状态,就是索性面临着倒闭的厄运。
有人指责市场的过度炒作,是导致当代前卫艺术品价格无量下跌的元凶。但是,通过重新洗牌,规范市场运作的机制,保护艺术家在更好的环境下去创作,已经成为人们期待美好明天的理由。
九、法律手段成为追索流失文物重要方式
5年回归祖国珍贵文物共5批195件
2008年6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历代帝王庙,首次集中举办“成功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专题展览,展示了近5年来的5批共计195件“海归”文物,特别是中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从丹麦追索的156件中国文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丹麦没有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所以追索的难度非常之大。中国政府在海外华侨斡旋和帮助下,最终取得了成功。丹麦华侨范汉民先生因此获得了政府的表彰。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而中国政府近5年来利用法律手段追索流失文物方式,受到了各界普遍的赞扬。
十、中央美院屡遭磨难迎来九十大寿
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2008年10月18日,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她建校90周年的生日。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18年4月创办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屡遭磨难,曾三次停办,15次校名变更,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徐悲鸿校长的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以建设民族美术教育事业为己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