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收藏 >

蛐蛐罐收藏:罐小学问大

2009-07-23 16:5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蛐蛐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蛐蛐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

用来饲养斗蟋蟀的器皿,叫做蟋蟀盆,也称为蛐蛐罐。蛐蛐罐有瓷制、陶制、玉制、石制以及漆器制品。而最有价值的,是瓷制和陶制两种。最早的蟋蟀罐都是由帝王指定的御窑和官窑烧制的,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使用,极少传至民间。御窑、官窑烧制的蛐蛐罐精致无比,种类纷繁。到了明宣宗朱瞻基以后,蛐蛐罐的花色品种更加繁多,制作人的姓名也用印章的形式刻印于罐底。蟋蟀罐的制作工艺分南北两个流派,北方罐制作较粗糙,壁厚,形状单一,花纹少;而南方罐形状繁复,花纹多,做工极为精致。

名家之作价值高

北京琉璃厂老古玩商中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六个子玉蛐蛐罐能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别小看这一只只小小的蛐蛐罐,它最能体现蛐蛐主人的身价,自古名家制作的蛐蛐罐都身价不菲,其中由赵子玉制作的在清末民初时就值百八十现大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