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收藏 >

色、声、味辨古钱

2009-09-15 11:4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辨别古钱币,可以从棋色泽、声音、味道上面来判断,古币于伪币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别很大。

伪钱的伪色鉴定

辨色也是辨别伪钱的一法。有的古钱无锈,传用日久后。表面上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色或古铜色,称为“传世古”。伪币新铸,当然无传世古,作伪者把伪币经火锻烧或放入盐酸、醋酸中浸泡,取出后再裹入带内不断磨擦,做成伪传世古的。但真的传世古坚牢,难以刮除,钱币流传愈久,色泽愈深,越是坚牢,极薄的一层,用水煮洗刮都很难去掉。假的传世古比较轻浮,色泽不牢,有的是用伪钱放在煤烟上熏黑后,再上蜡打光的。这种伪造的传世古用开水泡煮洗刷,即可以基本去除。铜市本身的颜色也值得注意。明中叶前一般以青铜铸钱,市色青绿,有的泛红,称为水红铜。明代后期以后用黄铜铸钱,铜色浅黄而带光泽。清代新疆、福建等少数地区的咸丰钱用红铜铸造,铜色紫红。如发现宋代以前浅黄发光的黄铜钱,大概就是伪币了,当然宋代以前有时个别货币由于冶铸技术不精而杂人其他金属较多,有的币面也有呈黄铜颜色,如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以及“开元通宝”大钱也带有黄铜色泽的,但其成分与铜锌合金的黄铜不同。清代的年号钱型式较统一,伪币极少,均用黄铜“铸造,但个别特殊货币也有比较珍贵的,如发现清代年号钱用青铜铸造,呈暗褐青绿色,则亦可以认为大致是伪币了。

伪钱的辨声鉴定

辨声亦为鉴定伪钱之一法真的古币传世已久,冶铸时的火气已消失,敲击时声音无转音,而新铸出的钱虽然伪用了古代的年号,但敲击时必有转音。一、用嵌补法,打制拼合法等方法以手不制造的伪币,由于伪币不是整块金属,而是拼合而成的,有的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拼合而成的,币内有损伤,所以只要将其轻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属敲击,会发出破壳声,没有清脆响亮的金属声。汉代五株钱以及宋代一些文字峻深、外轮校狭的较名贵货币,用这种方法造伪较多,故仔细狐察外形后,可用辨声法来鉴定。

伪钱的辨味鉴定

辨味亦为鉴定伪钱之一法真的古币传世已久,冶铸时的火气早已消失;仔细嗅之,没有任何火气。长期埋于土中的古币,刚出上时常带绿色的锈蚀,仔缎嗅之,有一股泥土香味。而伪造的货币由于冶铸未久、币上常留有冶铸时的火气,如果有伪锈的伪币,嗅之没有泥土香昧。伪锈或用胶水,或用松香拌和颜料涂上,或用胶漆漆上。侧仔细嗅之,锈上肴一股特殊的松香味、胶水味、油漆味。如用水煮后再嗅,则这些特殊气味更明显。用硫酸、醋酸等浸泡后长出的伪锈,除疏松粗、易脱落外,也没有泥土香味,却常留有酸性液体的气味;至于用火锻冷却及烟熏等法造成的传世古,会留有特殊的火气和烟味。仔细辫别,再加辨味,不难判别。

(责任编辑:楚狂凤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