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曲艺
佛教歌曲三宝歌: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三宝”是指“佛、法、僧”,是构成佛教的骨架。曲风宛转流畅、绵密有力、声声体现对佛法僧的虔礼赞。流传至今,三宝歌已成为佛教...
天津岔曲:节奏鲜明、颇有韵味的民间曲艺
天津岔曲起源于清初北京,流行于北京城区及郊区。早期岔曲到乾隆时期已兴盛。...
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的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的一种鼓书。过去均为盲人演唱。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
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戏是建国后新诞生的地方剧种;是在坐唱曲艺平弦(原名“西宁曲子”、“西宁赋子”,是大约一百年前,由京津伎女传入青海的...
音色柔美清澈、历史悠久的弹弦乐器箜篌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箜篌曲《思凡》:年轻尼姑对普通生活的向往
崔君芝用雁柱箜篌演奏的乐曲《思凡》。乐曲是根据中国传统戏曲昆曲的曲调创作的,它表现了一个年轻尼姑勇敢逃出空门的情形,和对普...
箜篌独奏曲《湘妃竹》:听过之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箜篌曲《湘妃竹》崔君芝演奏。用经过改革的古代乐器箜篌演奏。作品取材于“湘妃滴泪”,表现了洞庭湖畔雨后晚晴、湘竹沾露的深秋暮...
编钟: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的打击乐器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悬挂在钟架上,用木锤和长形的棒敲打铜钟,...
编钟曲《楚商》: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与离别之情
编钟曲《楚商》是以《离骚》的乐思作为基本素材,琴曲《离骚》的主题在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除了曾侯乙编钟真实的先秦遗音之外,...
程永玲与四川清音: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中国曲协副主席程永玲同志从事四川清音演唱艺术已经 50 个春秋。...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百年相声:从清末一直逗人乐到现
相声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是由笑话及吸收其他曲艺中的“说
昆曲的中和之美
乾隆唱戏
五音琴曲与养生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琴歌《古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