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安详清静的佛教音乐,净化人心灵的清泉

2009-04-10 17: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正兴 妙音
好的音乐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佛教音乐更是如此。美妙的佛乐也在无言地宣扬着佛法。佛教音乐是“雅”而不“俗”,“觉”而不“迷”。

音乐是艺术,好的音乐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佛教音乐更是如此。美妙的佛乐也在无言地宣扬着佛法。佛乐的特质,就是听了使人安详、清静的,而不是靡靡之音,就好像喝茶与饮酒的不同。佛教音乐是“雅”而不“俗”,“觉”而不“迷”。

第一篇 佛教音乐漫谈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与此同时,来自印度及现在中国西域地区的文化与音乐,也随之传入中原。根据中国史学界的研究,中原地区的文化在较早的时间就开始向西域传播,进入东汉时期,西域文化开始回流,双向交流日渐频繁。佛教东传则是丝路文化中最突出的事项。

伴随着礼佛仪式的需要,佛教借以传播的重要手段——音乐艺术,便需要与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结合。由于梵语与汉语的结构不同,无论用梵音咏汉语,或是用汉语歌梵声,都难相通。原用梵语演唱的赞呗,随着经文的翻译过程,需要寻找它所面对的中国信徒能够接受的、适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新曲调。

一个推动佛教经典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的重要人物是梁武帝萧衍。他既是一位帝王,借弘扬佛法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又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修养的人,因此他亲制佛曲,把佛教仪式音乐与当时风行的清商乐融合一体。当然真正使佛教音乐中国化、通俗化的,还是众多寺院中的艺僧。

佛教称八万四千法门,只要能慈悲济世,利乐有情,解脱生死之苦海,皆是方便。佛教音乐在普度众生方面,有着众多的优势。

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最古宣传弘扬的方法,只是翻译佛经。后来,聪明的古德觉得只是靠佛经的翻译流通,不能够使佛教在广大的群众中推广和普及。因此,又多采用了弘化的方法:一是经文的朗诵,二是梵呗的歌唱,三是经文演绎成通俗的故事。

在弘法的方法中,音乐的功用是很大的,它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尤其是在宣传佛法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艺术特别是音乐、歌曲是属于情感交流,它能直接流动人们的感情,使众人生起好感,引起共鸣。像丛林寺院里传出的钟声、念佛声,佛教合唱团播出的赞佛声,歌咏声,庄严、肃穆、柔和、恬远,都能激发起人们佛教信仰的情绪。据史记载,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就用音乐传教,感动了远近许多野蛮的人,皈依佛教。其实,佛教音乐就是一个法门,是修行的法门,是普度众生的法门。佛乐能够使人走入善境,至善至美,“为美最乐”。在这宁静、清新、淡雅、自然的音符中,佛乐能够使我们感悟到清凉的人生,吉祥的意蕴,自性的圆满。“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佛乐又能使我们当下清净,当下觉悟,当下喜悦,当下自在,能使芸芸众生通向智慧的彼岸,证得菩提——这就是“音乐禅”,妙音清心,诸佛菩萨度众生是对机说法,随缘度化,众生需要佛乐,喜好佛乐,佛菩萨乘愿而来,只要诚心念诵佛号、虔诚持咒,就能往生西方,就能成就菩提,就能如诸佛菩萨一样,大彻大悟,脱离生死苦海,走向极乐。

在众多的弘化方法中,用音乐来教化众生,是最方便的,经文有时难以读懂,民族间的语言不能沟通,这就需要花大力气,经过善知识的引导,才能明文达义。佛乐的传播,就没有那么复杂,它不分国界、民族、年龄、男女,只要是用心的人,即使听不懂和尚的唱赞,也会从梵曲声声中有所感悟,达到唱者与听者心灵的感应,使听者心静如水,便会有“山含瑞气,水带恩光”之佳境,心花怒放,眼前一派大好,心情舒畅,这时周围的山也会为我们的存在呈现出吉祥之气,碧潭里的水也会为我们披被慈光恩泽。回归自然,便会“奉古佛慈尊”,这是佛乐的妙用。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试验,请来两位“心烦意乱”的人,一位让他听“流行音乐”,一位让他听“佛教音乐”,一段时间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同时听音乐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心情。听“流行音乐”者,在激烈、刺激的音符组合的旋律中,会烦燥不安,加上原有的坏心情,人就变得疯狂起来,随后便会有一种失落感,更加痛苦不堪。听佛乐者则不然,刚才那种冲动、烦乱的心便会风平浪静,象沙漠中出现的绿洲,夕阳里呈现的彩霞,如炎热的夏日坐在清凉至极的井台上,遍体清爽,烦恼便会远离他。用佛乐来传播佛教思想,以歌唱弘扬佛法,就能教诲世人弃恶从善,就能抚籍众生心灵的悲苦,是人间之佛教。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