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有很大的潜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对佛乐宣传和普及不够,现佛乐已鲜为教外人知,众人对佛乐充满神秘感和陌生感。因此,在佛乐的宣传、普及上,应引起佛教界的高度重视,让这古老灿烂的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开花结果,重现一片生机。
在继承传统佛乐的同时,更多地是开拓现代佛乐,以适应现代人们的渴求,让佛乐更好地延续,脉脉相承,达到弘化的目的。
佛教音乐是有很强的生命力。从两千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时代,到三国佛乐从印度传入中国,乃至当今,永唱不衰。这对佛教的传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一句佛号可以唱上千年,成为绝唱,永不乏味。佛教信徒已遍布世界各地,这对佛乐的传播更为有利。
佛教音乐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佛乐清凉,风格纯朴,利于听者身心健康。佛乐来自自然,回归自然,启迪智慧,给人觉悟。《法华》云:“或以欢喜心,歌唱颂佛功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佛教音乐给众生带来的成就,具有禅味,佛乐就是“音乐禅”!
这些年来,海内外佛教团体成立了佛乐团、歌咏队、音像部门出版发行了大量的佛教盒带、CD、VCD等音像制品,这是一个很好地现象,背负着延续佛教文化香火的使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佛乐,在当今盛世,借现代科技手段,敲起钟磬、唱着古老的旋律。但是最近几年,在传播佛教音乐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一,研究佛乐的专家学者少而甚少,更不用说在晨钟暮鼓中生活的僧人们对佛乐置若罔闻了。没有一支专业的佛乐队伍,专门从事佛教音乐的研究、传播。这就出现了想学佛乐者而无处学的尴尬局面。其二,佛乐的研究和出版发行不系统,层次不齐,较为零乱,方向不明。有的音像公司和经营者追求公司或个人利益,偷版、盗版,不劳而获,制作出版的佛乐制品量低下,影响佛门的声誉,广大购买者及信众极为不满。其三,佛教音乐的制作、配器粗制滥造,是“雅而不雅”,“俗而不俗”,让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难尽人意。佛教音乐是“雅”而不“俗”。其四,重视不够。现全国佛教院校除中国佛学院曾开设过佛乐课程,其它佛教院校几乎没有。其五,现代的佛乐制品出现两种情况:①是纯传统;②是纯现代。前者是完全保持佛乐的本来面目,以寺院庙堂传统的音乐为主,这类作品是佛教界人士接受,社会人士不接受。后者是佛教界人士难以接受,现代人接受。传统的要继承,这是文化的延续;现代的去创新,这是佛法的圆融,是对机说法,是随缘度化众生。在保持传统音乐成份上,也要适应当今人们的需要,“传统”与“现代”两者结合。这有利于佛教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佛乐的普及与推广不应只在寺院,让佛教音乐走向社会,要社会了解佛乐,真正达到慈悲济世,利乐众生之目的。
第二篇 新佛乐的崛起
佛教音乐应当分为佛事音乐、通俗佛乐、高雅佛乐三种。佛事音乐是寺院庙堂的传统音乐,通常在做佛事、做法事时唱诵;通俗佛乐就像通俗歌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老幼皆宜,歌词通常都是宣扬佛理的,或者是赞佛、圣号、咒语等,注重其教化性;高雅佛乐则往往是纯音乐,虽然包含诸多佛教元素,但以音乐性、艺术性、欣赏性为重点,更注重营造的是音乐的美感,往往知识层次高的、年轻的尤其是音乐爱好者更容易喜欢。
高雅佛乐以《阿姐鼓》的作者上海音乐学院何训田教授的《波罗蜜多》音乐专辑为代表,该专辑是为纪念杭州雷峰塔重建而创作,颇具新世纪音乐(newage)的风范,制作精美、大气,取材于佛教而不局限于佛教,是一张有名的音乐发烧碟,很多不信佛的音乐发烧友都人手一份,很受欢迎。很多人可能听不懂在唱什么,但他们的心在不由自主地感动。
再如台湾风潮唱片的古筝佛赞系列,该系列有12张,是台湾供佛斋僧大会指定音乐。屡上民族音乐唱片销售排行榜。古筝佛曲让人听了安详清净。风潮还出品有水晶琴佛曲,更显晶莹剔透。
再如风潮出品的《佛曲新世紀》,是加拿大新世紀音乐大师Steve Middleton心灵探索、五年沉淀之作。居住在加拿大哥伦比亞区的史提夫·米德頓(Steve Middleton),长年身处于北美最美的风景区之一,大自然的自由空間,使得他回归心灵的无欲无求。以佛教音乐作为选曲概念,听来宁静的新世纪音乐风格,除了是佛教音乐的创新,亦是一张沉淀心灵的佳作。
该辑在配器上的使用丰富,包括小提琴、长笛、西塔琴、古筝、木鱼、吉他、钢琴、手鼓等多种东西方乐器。史提夫以他擅長的新世纪音乐风格为佛教音乐作了清新的呈現方式,改编有《寒山僧踪》、《清净法身佛》、《六字大明咒》、《三宝歌》共9首佛教知名乐曲,是一张以佛教音乐为基调的心灵佳作。
除了高雅佛乐,还应倡导广义的佛曲。何谓广义的佛曲?佛乐的特质,就是听了使人安详、清静的,而不是靡靡之音,就好像喝茶与饮酒的不同。佛教音乐是“雅”而不“俗”,“觉”而不“迷”。不妨这样说:如果是让人听了清净、安详、离却红尘烦恼的,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佛曲。就好像一杯清茶,其意境是与禅的意境相通的。带有禅的意境而又旋律优美的乐曲,即使与佛教毫无关系,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佛曲!
港出品有一张音乐发烧碟《湖》,描写月光下湖水的安宁清净,虽与佛教没有关系,没有贴上一个“佛”字,但意境深幽,可算是广义佛曲的典范。
任何艺术,需融入禅的意境,才能达到化境。让我们以一颗清净之心共享音乐禅悦的风味,菩提智慧的清凉、清音之美。
(责任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