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古琴曲《龙朔操》:昭君出塞,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伤(2)

2009-04-12 18:2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简洁的旋法、“均衡对称”的曲体 全曲共分八段,其中第一、第八段实际上是乐曲的引子和尾声。第二至第七段是乐曲的主体。这六段中,分别以三种不

简洁的旋法、“均衡对称”的曲体

全曲共分八段,其中第一、第八段实际上是乐曲的引子和尾声。第二至第七段是乐曲的主体。这六段中,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材料重复一次而组成:

(一)第二、七段完全相同,音色上以散、按音结合为主.各乐句以“展衍”关系构成:乐思在呈示后作进一步肯定、重复或变化重复,引伸出新的乐意,再重复、再引伸……。这种“展衍”式的旋法是古琴音乐中常见的,犹如古典散文诗那样,句式结构较为自由而无固定格式。此段音乐感情深沉,曲调的韵味也很浓。

(二)第三、五段是优美的泛音段落,三段在“下准”演奏,五段在同度的“上准”演奏,曲调基本一致,整段围绕“羽”、“角”两个乐句终结音作上、下对答式的变奏。各组中上、下句的长度一致。下句是上句的下四度移位,非常对称。由于节奏上逐渐伸展和逐渐收缩的巧妙变化,上下句句组之间的方正结构就完全被冲破了。最后的长句一气呵成,大有为段落作乐意总结的意味(中间仍有上下句连缀的痕迹)。音乐活泼清新,似乎使人看到了昭君那优美而多变的舞姿:

上句(落羽音)下句(落角音)

(三)第四、六段以按滑音为主,以三组较为均衡的上、下对答句加上尾部补充句组成。第四段在“下准”演奏,第六段在高八度的“上准”演奏,曲调基本一致。这一段的旋律简洁明快,在左手细腻的“绰”、“注”、“揉”、“吟”的装饰下,不失女性的柔情,并富有诗歌吟诵那样的韵律美感。变奏的手法很简单,只是在上、下句的多次反复中不断变换乐句的句首。

相当于引子、尾声的一段和八段,是以泛音段的部分材料并溶入另外两段的音调片段变化而成。

由于三、四、五、六段都是上、下句问答式的结构,常给人以工巧严谨对仗均衡的美感。如果我们在乐曲中间的第四、第五段之间划一道中轴线,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全曲调结构也是这种奇妙的“均衡对称”形式,颇符合我国古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门类的审美习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琴曲中部分段落互为对称的结构形式,但全曲结构呈如此完整的“均衡对称”形式却是少见的。

《龙朔操》这首较大的独奏琴曲,像《神奇秘谱》中的许多唐宋传曲一样,它的音乐材料并不繁杂。在旋法上,它以重复、变化重复和展衍作为主要手段,段落之间不同素材巧妙地相互渗透,并以音调相似的各段落头尾加强全曲的内在联系。它正是运用了在今天看来这些“有限”和“简单”的作曲手法,编织出如此美妙的旋律,刻划出如此动人的音乐形象,这不能不使人惊叹我们祖先在千百年前的唐宋时代已经达到的艺术高度。

(责任编辑:猪猪)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