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鼓子秧歌: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四)

2009-10-26 16:44
来源:大樗树下 作者:倚栏读简
至今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地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

10、鼓子秧歌的审美价值

专业舞蹈家与理论家们曾为鼓子秧歌总结出来四个“核心元素”——稳、沉、抻、韧……“稳”即是沉稳,体现了对山东大汉似泰山般伟岸的一种外形上的强化认识;“沉”则是指鼓子秧歌的内涵,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山东大汉气质的内部认识与概括;“抻”是一种节奏时值的具象表现;而“韧”则体现在鼓子秧歌整个演出的动感韵律之中。

鼓子秧歌

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认识鼓子秧歌价值,则可以发现:鼓子秧歌的动作结构十分严谨,其舞蹈本体特征显露的非常突出而且明显,可以说它自成形式,脱离了一般民间舞的戏曲套路程式,一直保持着舞蹈自身的完美性质,可以说是真正舞蹈中的舞蹈,全部由严谨的有艺术价值的抽象动作构成,表现了舞蹈最美的一种求索——力的求索;是顽强的人类生命的自我表现。一切生命的情感、力量都融在这样一个抽象的舞蹈形象之中,所以它既单纯而又丰富,有着明显的舞蹈结构特点:即动作幅度大,充分利用人体可能的可塑性;极大的占用空间,具有相当记忆价值;整个舞蹈在圆满中追求挺直和厚敦,既有圆满的东方韵律,又有挺拔厚敦的空间造型,所以它有粗有细,高亢而多情,在高擎低趟恒圆的韵律运动中向前挺进,情感非常饱满。并且在所有舞蹈动作中,它总是那样的充满激情,而这种激情推动着情感和肌肉不断表现出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好像一部生命力的战车,在连续的舞跳中,无休止地追求一种神圣的虚幻的力。

丰厚齐鲁传统文化的浸润,鲁北地区自然环境的陶冶,铸就了鲁北人强壮的体魄和刚毅威猛的性格,奔放不羁的豪情与所使用的道具融汇成磅礴的气势,形成一种粗犷豪迈、英武矫健的形象和特有的风格韵律,充分展示出山东好汉的雄姿与英雄气概,如泰山般凝重,黄河洪水般之汹涌,信马由缰,一泻千里……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夸张的描述,然而,当你站在七十余岁老秧歌们面前观看他们的英姿时,你将会领略感受到那种内在的、喷薄欲出的张力……这是一种伟岸,一种雄视,一种力量美的展示,一种随意的不羁与潇洒。

11、鼓子秧歌的现状

鼓子秧歌的再次高潮发展期是改革开放后的初期,政府的重视使好的秧歌队伍得到了扶持与培养,而那些不错的秧歌队经常外出参加国内、甚至走出国门参与各种舞蹈表演与民间艺术大赛,并频频获奖。

在鼓子秧歌越来越大的影响下,各种级别、规模、名目的社会活动也纷纷邀请其参加,其背后的经济因素使秧歌的参与者异常活跃。然而,由于过于频繁的出外演出,使得那些最能代表鲁北地区鼓子秧歌表演水平的秧歌手们,真正到了年节跳秧歌的时候热情却在下降,甚至连串村都成为懒得进行的活动时,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