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民族音乐的写意性

2010-05-13 11:09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作者:焉树芬 魏黎波
艺术是追求美的,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和比较就会发现,两方艺术侧重于“真”与“美”的结合,而中国艺术则更注重“善”与 “美”的结合。

 

艺术是追求美的,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和比较就会发现,两方艺术侧重于“真”与“美”的结合,而中国艺术则更注重“善”与 “美”的结合。也就是说,两方人认为艺术的美就在于真实地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人与外界的沟通;而中国人认为艺术的美就在于把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和谐的关系附会在现实事物上,强调与内心世界的沟通。比如,两方人与悲剧会悲得很彻底,象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李尔王》,都是用无可挽问的错误撕碎鲜活的生命,让人痛彻肺腑,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残酷;而中国的悲剧总会有一个安慰性的结局,象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有一个为屈死者报仇的结尾,让人们的郁闷之气得以稍许打缓,尽管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作为中国艺术形式之一的民族高乐,也体现了追求尽善尽美的风格特点。

 
中国国画的技法上有“工笔”、“写意”两大类,工笔画精雕细刻,用笔细致入微,追求的是“形似”;写意画用笔放纵,造型概括,追求的是“神似”。自从东普杰出画家顾凯之提出“以形与神”的主张后,“传神”一直是中国绘画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借用中国绘图的语言,把追求客观真实的美学理念表述为“工笔性”、追求抒发内心情感的美学理念表述为“写意性”的话,我们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是写意的。
 
成书于汉朝的儒家经典《礼记》一书中有《乐记》一篇,开篇就说:“凡音之起,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意思是说,音乐表达的是人的情感,客观事物可以引发人的情感,但它只是一种借助,音乐的真正根源是来自人的心中。《乐记》还把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认为:“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而且音乐还与人情世理相通,“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这就是说,对音乐能欣赏理解到什么程度,和个人的修养素质相关,与人群的等级贵*相关,甚至与国家的治乱相关,是向人们灌输善念的工具,体现的还是中国艺术的写意性。写意性作品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多得不胜枚举,且不去谈《梅花三弄》《广陵散》等古曲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歌戏曲,近代音乐天才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极富代表性。此曲本无名目,是作者直抒胸臆之作,每次演奏部会因彼时彼地的心境不同而有增删,所谓不随心走,有感而发,曾名为《依心曲》。所以有人对后来将其名为《二泉映月》持有异议,认为这一名称让人首先联想“泉、月”这样的物象,会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无锡景色的曲子,有违作者的本意,也降低了此曲的艺术品位。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对乐曲是写情还是写景的判断。《列子·汤问》中记载,当时一个叫秦青的歌唱家,“抚节悲歌,声振林木,晌通行云”,是说歌声起处满山树木部振动响应,天上的流云都停下来倾听。这当然是浪漫的艺术夸张,但我们不会苛责文中的描写大违客观事理,反而会对歌唱家的高超演唱技艺。心驰神往。历史上纵情声色以至亡国的陈后主曾经常欣赏的《玉树后庭花》一曲,词曲柔美,极尽欢娱。但自从晚唐诗人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传世之后,这首曲了便成了亡国之音,听来让人伤感。可见音以传情,中国人史更重的是乐曲的。弦外之音。音乐的模糊性和人的情感的丰富性相结合,使不同的欣赏者会从同一首乐曲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就象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的:“音声岂能感人?欢者闻之则悦,哀者听之则悲,悲悦在于人心,非曲乐也”。其实不仅欣赏者会从同一首乐曲中得到不同的感受,演奏者更是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溶入乐曲之中。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