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远古的祖先也正是怀着“亲亲”、“敬长”,这朴素的天赋本能,沿着历史的堤岸,在坎坷艰难中,彳亍前行。早在父系氏族时期,在华夏先民的潜意识里,孝观念便蒙蒙笼笼萌动。这一时期,较之母系氏族来说,随着群婚制的瓦解,对偶婚配的逐渐形成,人不仅仅知其母,而且大多能明明白白知其父。人知其亲,报答生养之恩,“孝意识”便由此产生。我国的孝文化的胚胎,在殷商时期便日益成形。据考古可知,殷墟的甲骨文里,就有了“孝”字。在西周这奴隶社会的黄金时期,孝文化已基本形成。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急剧转化这大变革的年代里,反映在思想领域内,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争鸣的结果,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正统!
作为纵贯中国长达二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仁”。儒家的经典文献《论语》中,谈及“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处之多。“仁者,人也。”从字形组合上看,“仁”就是两个人,代表人际关系。因此,“仁道”实际上讲的就是做人之道;而“仁道”的核心则是“孝道”。《论语》中提到“孝”的地方就有十九处之多。《孟子》中提到“孝”的地方就有二十八处之多。正如一代大儒曾国藩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孝文化”便成了“儒家文化”的代名词、华夏文明的代表,炎黄灵魂的象征。
在《论语。学而篇第一》中,便开宗明义,把“孝”放在了突出位置——“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离开自己的住室;要敬重顺从兄长……有多余的力量就去学习文献。”在儒家看来,“德”是本,“文”文是末。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一个人,如果连这做人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最底线”都不能恪守,更何谈 “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只有致力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个根本,“道”才能由此而生。这里所说的“道”,既是修身之道,也是齐家之道,更是 “治国”、“平天下”之道。就是说,首先,只有从孝顺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兄长这个根本做起,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如孟子所说的“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仅以自己的父母为父母,要以普天下别人的父母为父母;象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孝敬别人的父母,行大孝于天下。同时也只有在家孝顺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兄长,才能在外忠于国君,敬重上级。移孝为忠,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忠孝双全”。
墨子倡导“兼爱”,强调“父子相爱则慈孝”。也把父慈子孝当治天下太平之根本。他还提出了“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也是爱自己;孝敬别人父母,也等于孝敬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一句话:孝乃百善之源!如果把“孝”比作一颗良种-----人性中潜在的善知良能,如果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水份肥料合理的条件下,就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这便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内因、外因的有机结合。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虽然提出人的“性恶”论,但是也非常注重孝道。荀子理想的极终目标是“富国安民”,他认为“兴孝悌”是达到安民、安政的良策之一。在《荀子&S226;大略》中,荀子主张:“老者孝焉,长者弟焉。”认为做人子的,对待父母要“敬爱而致恭”。不仅如此,还认为为子之道更要“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他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意思是说,在家孝敬父母,只是小小的孝行;在外尊敬长者,算是中等的孝行;只有坚守“道”、“义”,而不盲从错误的“君”、“父”,才是最大的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