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临床而不读书,不可以为医。苏东坡有一句话:药物虽然出于医生的手,但是药方大都相传古人。所以只有读书多才能辨证,也只有读书多才能用方。他所以不用古方,并非放弃古方啊。善于用方的人,并且读没有方子的书,不用方子给人治病,而他的方子自然和古人的方子吻合。我坚持这个观点给人治病很长时间了。我读了镇江李冠仙先生的书,赞叹他能读书用于临床啊。俞嘉言的《寓意草》还没有讨论用药就先讨论疾病,先生按照他的榜样写著这本书,记录他生平临床治验若干篇,他心追手摹,文字可信而又有涵养,绝对没有盛气凌人的语气,是他高出俞嘉言的《寓意草》之上的地方。内阁中书汪药阶先生从镇江来,拿出这本书给我看,嘱咐我为他写序。我校读数遍,有错的地方加以订正。先生有儿子,为什么马上刊行于世,使大家都知道从事临床的人必须多读书,然后能够辨证用方治病救人啊?我在临床也有心得,可惜不能得到先生的指教。以前在镇江时,好像听说有一个李半仙的人,估计就是先生啊。所以乐意为他作序并交给了汪药阶先生。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