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炎帝后裔姓氏简介,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二)(2)

2009-04-24 17:2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井 ( jing )出自姜姓,起源山西,祖宗井伯。 《尚友录》记载:“虞大夫井伯,姜子牙之后,以字为氏,望出南阳。”《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大夫

jing)出自姜姓,起源山西,祖宗井伯。 《尚友录》记载:“虞大夫井伯,姜子牙之后,以字为氏,望出南阳。”《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大夫井利,汉有司徒井宗。”据《姓源》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子牙受封于齐国,其后裔有奔于虞国者,官至大夫,食采于井邑,称为井伯。其子孙以邑为氏,遂有“井“氏。东汉时有经学家井丹,通五经。明代有井田。

fu)出自姜姓。起源齐郡,祖宗富辰。 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富父终甥之后。《通志·氏族略》上说:“周大夫富辰之后。”《元和姓纂》记载:“左传周大夫富辰之后,又鲁公富父终甥之后亦单姓富,郑大夫有富字,前汉书苇贤传有辰留太守富允文。”望族居齐郡(今山东临淄县)。东周有大夫富辰。唐代有文学家富嘉谟,为文雅厚,与吴少微皆知名。宋代有大臣富弼。元代吴江人有诗人富恕。

luan)出自姜姓,起源河西,祖宗孙宾。 《元和姓纂》记载:“唐叔虞之后,晋国靖侯孙宾食采栾邑,因氏焉,望出西河。”《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栾书之后代为晋卿。”《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晋靖侯孙宾,食邑赵州,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栾城是其地,以邑为氏,又齐有栾氏,姜姓,齐惠公之后,惠公子坚,字子栾,是以字为氏者。望出西河魏郡。” 春秋时晋有翼侯辅栾城;下将军栾枝。东汉有栾布。汉代有方士栾大、桂阳太守栾巴。明代有邢部员外郎栾喧,通政使栾恽。

li)出自姜姓,以谥为氏。起源厉山,祖宗齐厉公。 《风俗通》记载:“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厉国在义阳县北之厉乡,以国为氏。”古代厉国所在地,后世学者考证,在今湖北省随县北面厉山之下的厉乡。厉氏的发源之地,正是这里。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汉代有太守、义阳侯厉温。唐代贞观年间有道州刺史、诗人厉玄。五代时后梁有画家厉真。宋代有名医厉仲方,宋代有著名的好官厉汪。清代有书画家厉志;文学家厉鹗,为浙西词派的重要作家,著有《宋诗记事》、《南宋院画录》等。

huan)出自姜姓,起源山东,祖宗姜太公。 《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曾出奔莒国,襄公被杀后,小白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死后谥号为“桓”即齐桓公,其支庶子孙乃以谥为氏,称桓氏。《后汉书·桓荣传》注引《东观汉纪》云:“桓氏,齐桓公后也。桓公作伯,支庶用其谥立族命氏。汉代有桓鸾,字始春,少立操行,桓帝时为辽东令;三国时魏有文学家大司农桓范。唐代有宰相桓彦范。 

jing)出自姜姓,祖宗景差。 《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敬王时,齐国君主许臼去世,谥号为“景”史称齐景公。其支庶子孙以谥号“景”为氏。 战国时楚有文学家景差;将军景翠、景阳。东汉有侍御史景毅,经学家景鸾。宋代有景泰。明代有御史大夫景清。

chai)出自姜姓,起源山东,祖宗高柴。 《元和姓纂》记载:“齐文公子高后,高孙系以父字为氏,十氏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柴文,晋末为平阳太守。” 西汉有棘蒲侯柴武,曾斩韩信于参合。唐代有霍国公柴绍。五代时吴国有德胜军节度使柴再用。宋代有枢密副使柴禹锡。明代有开国功臣、指挥副使柴虎,学者柴景松。清代有画家柴本勤。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