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江西稀有姓氏及姓氏文化(2)

2009-04-28 18: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黄浦江
如果说江西是全国姓氏迁徙的中转站,那么南昌则是各姓在江西境内的集散地。江西省名最早来自公元 733 年唐玄宗设立江南西道,而豫章设郡的历史则可

如果说江西是全国姓氏迁徙的中转站,那么南昌则是各姓在江西境内的集散地。江西省名最早来自公元733年唐玄宗设立江南西道,而豫章设郡的历史则可上溯到汉朝,彼时南昌、丰城、庐陵、彭泽、鄱阳均为豫章郡之辖地,南昌理所当然成为姓氏入赣的首站,如黄姓、王姓、徐姓等等,之后再由南昌辐射全豫章郡,继而延至全省。

“四大望族”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到江西的姓氏,便不能不提到江西的“四大望族”。江西除了“义门陈”和“华林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深远影响外,涂、雷、罗、熊四大姓氏也在历史上形成了有名的江西望族。

江西涂姓人口集中,豫章郡是涂姓最知名的郡望,源于东晋初年新吴侯涂钦。涂钦,公元246年(即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生于安徽淮南寿春(今寿县),卒于公元337年(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享年91岁,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二图,后称“侯墓岗”的地方。涂钦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情况至今未见信史。而据各地的涂氏宗谱记载:涂钦出生在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而钦公所在的淮南寿春,正是当年备受战乱、灾祸频仍的中原重灾区。他的幼年、青年时代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在近70岁的那一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被封为新吴侯(新吴西汉为海昏县地,属豫章郡,东汉置新吴县,五代南唐改奉新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奉新县)。谱载:自钦公出镇豫章,受封新吴侯,家族子孙渡江南迁定居豫章后,钦公祖孙三代,显赫辉煌,涂姓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为涂姓郡望。涂钦被涂姓后裔公认为“江南一世祖”。江西邻近几省的涂姓大多是在宋、明、清三朝分迁过去的。如今尤以广东、江西、湖北等省多用此姓,3个省的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80%

据雷氏文化研究会的雷政介绍,雷姓起源于陕西西安。最早来到南昌的雷氏族人名雷震,约在公元前900多年,雷震助周灭商斩妲己,后被任命为豫章侯,他在42岁时去世,葬在鄱阳,后代辗转迁移到丰城,而雷氏在江西最昌盛的阶段就是汉晋时期,在后汉、三国时相继出了雷义、雷同等著名人物。此后经过不断地繁衍播迁,雷义、雷同的后代在晋朝时形成了今江西省境的一大望族,史称“雷姓豫章望”。后不断向南北方扩散,其中豫章人雷焕后裔有一支迁往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后来发展成为当地一大名门望族,于是雷姓又有以“冯翊”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姓在南北方都有新的发展,但均以冯翊、豫章为其主源。清朝的时候,雷发达家族世代掌管朝廷建筑,缔造举世闻名的“样式雷”。雷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西、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多用此姓,四省雷姓约占全国汉族雷姓人口的六成。

我国罗姓家族的共同标志同样是“豫章”。据《江西罗氏大成谱》载:罗族出豫章西山。汉朝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大将罗珠在守城时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此后豫章罗氏不断地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

来源于楚国的熊姓则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战国末年,熊姓子孙后裔仍主要居于湖南、湖北等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熊姓后人多居住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亦有少部分散居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而居住在江西南昌和湖北江陵的熊姓子孙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才辈出,在当地形成望族。所以不少姓氏书上均称熊氏“望出南昌、江陵”。唐宋时期,熊姓子孙仍主要居住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市)四大姓中有熊姓,豫章郡五大姓中就有熊姓。此外一部分熊姓后人因为战乱和仕宦等原因陆续迁往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宋初熊姓子孙移居福建建安(今建瓯县)等地,逐渐繁衍为当地望族。

(责任编辑:猪猪)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