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迫式
泉州中世纪是“东方梯航”,以“世界无二之大港”驰名中外。南宋时泉州聚居着阿拉伯等国的穆斯林,元代形成回族。他们大多数自愿取汉姓(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但还有不少保持原本民族姓氏。由于元末泉州持续10年战乱,回族惨遭屠杀,幸存的回族,为生存被迫改用汉姓,放弃伊斯兰教信仰躲避乡间。如回族丁姓,就是此时取阿拉伯姓的多尾音“丁”音译为汉字姓氏。又如贵州台江方排苗族原姓“万”,因怕张秀眉起义失败被镇压连累,改为田、唐等汉姓。上述中央皇帝赐姓中对本民族有姓氏者,应说是带有强迫性质。
(八)以宗教内容取姓氏
如回、维吾尔、藏等民族的姓氏与宗教的经典或宗教寺庙有关,如陈埭回族“丁”姓,阿拉伯文叫“底尼”(Den)是宗教的意思。所以,回族“丁”姓很多。
(九)以动植物名称为姓氏
少数民族取动植物名称为姓氏为数最多。如:马、牛、羊、骆、龙、熊、姜、李、蒲、果等姓氏,有回族、壮族、满族等20多个民族。
(十)以职业取姓氏
少数民族以职业取姓氏也不少,如取商、文、巫、买、陶等为姓氏,有回族、土家族和壮族等。
三
我国少数民族姓氏起源迟于汉族,满、藏、白等民族较早有姓氏,其余绝大部分在汉朝后才出现。这些姓氏有其显著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多样性:
1.少数民族姓氏包括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神鬼怪、动植物、语言、风俗、宗教和联姻亲属等方面。前述我国少数民族取姓氏九种由来即可佐证。特别藏族取姓氏无所不包,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