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谱牒及谱牒文化系列之四:现代新型家谱

2009-10-05 14:08
来源:中华姓氏网 作者:佚名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寻根问祖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中国人向来有修谱、续谱、藏谱的优良传统。

由于历史的原因,谱牒曾经遭受过劫难。二十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的打破,那些被认为代表着“族权”的谱牒也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很多谱牒在那时被扔进火堆。到了后来的“十年动乱”时期,中国谱牒又一次面临更大的灾难。一度把谱牒视为封建的东西,一概否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解冻家谱文化”(王鹤鸣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应该把谱牒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加以发掘、整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研究,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使之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谱牒文化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都是炎黄子孙谁无祖宗?谁无寻根的情愫?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寻根问祖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中国人向来有修谱、续谱、藏谱的优良传统。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2001年2月文化部办公厅又下发“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后,各地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修续家谱热和研究家谱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本人了解,仅我们洛阳地区新续修家谱就有几百部之多。为弘扬历史文化,在开发谱牒资源的工程中,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以新的观念,来续修社会主义的新型家谱,以创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谱牒学。

下面浅谈自已对修续新型家谱的一些想法,以供大家参孜:

一、组织好编写班子,统一好思想认识,从稳定大局、搞好族中团结出发,续修社会主义的新型家谱。

认真写好家谱序言,即修家谱的宗旨部分。在讲明为什么要修续家谱的同时,还要结合介绍本姓氏的渊源、历代的迁徒演变、对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一些名人。保存好历史文献,对老谱中一些重要的资料,不能因没有标点断句,读不懂、弄不明,统统删去,弃之不用。应请有学问的人给予整理,或影印下来照样转录记入。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本家族的繁衍生息、迁播分化、荣衰升沉的史实,不夸张、不溢美,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资料丰富,使家谱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教育性。

二、体例。

除详细记述家族繁衍世系外,还应记述家族大事记、族训,列本家族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名人传记或简历,或列出名录,还可配以照片,要克服重官、重商、轻视工农的倾向,既收录一些能工巧匠,也要收录赡养老人、恪尽孝道的晚辈。还要收录本族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文献著述,做到图文并茂,使家谱具有存史性。

三、肃清重男轻女的封建宗法思想,重视女性入谱。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