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名人 >

学界楷模,国学大师——南怀瑾(3)

2009-05-19 14: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不久,南先生迁居台北龙泉街,寓於一处菜市场中,环境喧闹,污秽堆积,身居五浊陋室,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著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著摇篮,以防

不久,南先生迁居台北龙泉街,寓於一处菜市场中,环境喧闹,污秽堆积,身居五浊陋室,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著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著摇篮,以防其中的孩子哭闹,又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自从一读楞严後,不看人间糟粕书。”前者探寻人生宇宙真理之本原,乃步入佛门、悟证真空妙有的一部奇书,更是抱本修行、闭关悟道、直至证果均须臾下可离身的修持指南。後者解析唯心、唯物之矛盾,列有一百零八个人生思想哲学问题,堪称唯识学宝典。“楞伽印心”,禅宗五祖宏忍,均以其验证学人是否开悟。

在此困顿坎坷境遇,南先生不得不“著书多为稻梁谋”和“煮字疗饥”,但先生自奉甚简,恬淡为乐,虽有在陈之厄,仍安贫乐道,收詹阿仁等学子悉心指导,以宏扬大法,先生虽三餐不继,见邻居无米为炊,却“人饥己饥”,趁邻居半夜人睡之时,悄悄将米袋放在这户人家门口,让人有米为炊,觅於饥馑,如此嘉言善行,几不胜枚举。

几年後,南先生相继受聘於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并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舌耕笔耕收入渐丰。其间,先生焚膏继晷,笔耕不辍,以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面对当时学术界对禅学与道家的诸多误解和岐见,先生挥如椽巨笔,正本清源,全面阐释禅宗宗旨与宗派源流,深刻剖析了禅宗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深远影响。该书亦以翔实史料纵论正统道家及隐士、方士、内丹、外丹各派源流变迁及其修炼要旨,使学术界耳目为之一新。该书一经问世,各界读者若久旱之望云霓,迅即畅销岛内外,南师之名遂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1969年,南先生以“熟读经书徒论议,实行道义太伶仃”,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发愿“欲为天心唤梦醒”,巍然自拔,振臂而起,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取精用宏,俾服务於社会与大众。

东西精华协会座落於台北市青田街,虽为一室厅的小公寓,却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厅中悬挂著南先生亲笔题写的两幅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海纳百川,龙奋风雷开宇宙:天容万象,鹏飞窅冥启东西。”其气势自是非凡。难怪莘莘学子,各界贤达深深为之感奋,捐资出力共襄胜举。台大资深教授李登辉先生一次便捐助500元,另一位资深教育家林葭蕃教授也始终积极襄助,时值今日仍不时购买南先生著作转赠学生。

协会会务繁忙,南先生讲学范围又极广,除深入浅出讲述儒、释、道三家之学外,街有中国文化大系、历代谋略学、中华医药、中国建筑之特色与园林艺术、中国企业管理以及诗词、书画、星相、堪舆、卜易之学……前往听讲者极为踊跃,贩夫走卒,靡下俱备,讲堂内外,均人满为患。南先生或青衫布鞋,或西装革履,风趣幽默,侃侃而谈,听众下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东西精华协会会务发展,影响日大,三迁其址於台北信义路二段之复青大厦。其间,南先生不珲劳苦又创办了《人文世界》月刊,每期撰写文稿四、五篇,皆为通宵达旦之作。杂志一期期面世,其中连载的长文《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引起众多读者的热烈反响。南先生此文融合儒、释、道三家静坐原理,参以中西医学学术成果,对数百年来各家修道者的修持经验,予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答,揭示了几千来修持的秘中之秘。不久,《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和南先生对历代禅门祖师公案予以新解的《禅话》相继刊印了单行本,以解学人之渴望。

接著,南先生创业了“老古出版社”,後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後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一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栽》、《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列讲》、《历史的经验》、《新旧的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发展史》、《金刚经说甚么》、《圆觉经略说》、《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习禅录影》、《禅观正脉研究》、《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其中相当一部份为讲学记录。与此同时,南先生整理出版了与袁焕仙老师合著的《维摩精舍丛书》、《定慧初修》,整理出版了历年诗词楹联等作品《金粟轩纪年诗初集》和《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真是著作等身,蔚为奇观矣。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如先生者,今世能有几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