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家的旧相册,你就会发现,我和双胞胎哥哥的衣着总是那么独特新潮。是的,小时候,出于爱子心切,也因为经济拮据,妈妈总是亲历亲为,挑选能力所及范围内最好的布料,裁剪,缝纫,一针针一线线为我俩缝制漂亮的新衣。 当很多妈妈抢着“临摹”杂志上最时髦的针织新花样的时候,我和哥哥早就穿上了毛衣版的海军装、蝙蝠衫。假如供销社传来了最新布料和配饰的消息,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兄妹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广告。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走在路上就被妈妈们拉过一边,兴奋地研究我身上衣装的款式和针法。 针针线线都是情 我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是五六岁时妈妈织的一件细线毛衣,那颜色真叫五彩缤纷:粉红色方形镂空大翻领像是披风,既保暖又可爱;毛衣上粉红、绛红、白、芥黄、嫩绿、深绿相间,行与行之间用波浪花纹隔开,缀满了突出的空心小“草莓”,连叶子都分两个层次两种颜色。这衣服穿起来活泼夺目得叫人移不开视线,让年幼的我走到哪里都是焦点。最难忘的是一套英格兰风的衣裙,经典的红黑格子上点缀着比一块钱硬币还宽的银质扣子,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鱼闪闪亮亮地在中间游弋。为了买到这种扣子,妈妈骑着自行车载着我找遍了镇上所有的店铺都没有买到,后来还是爸爸托人从省城辗转带回来。 妈妈的心灵手巧是出了名的。几眼看过的针织花样和服饰款式,不用人教,琢磨琢磨就学得一模一样。附近的妇女们碰上不会的样式,对我妈妈形容出来,她就手把手地教。上高中的时候,毛线鞋风靡一时,妈妈要上班,不是第一个学会的了。但等她把第一双鞋编出来,女伴们都傻了眼,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妈妈编得比所有人的都乖巧上脚。过了一段时间,那些媳妇们索性不编了,叫男人们带着毛线和鞋底板,笑嘻嘻地上门央我妈妈代劳,条件是编一双鞋陪下一天跳棋。呵呵,妈妈也是出了名的棋迷。到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妈妈的棋艺大长,已经遍杀全单位无敌手,正在向镇医院进军。 现在回过头想想,正在长大的我真是不懂事。在那个青春懵懂的年代,当有些小伙伴由艳羡转为妒嫉,进而恶意中伤时,初中时我突然害怕穿妈妈做的衣服,害怕再变成某些人妒嫉嘲讽的对象,于是回家大耍性子,高声哭闹要穿得跟同学一样,要买集市上的那种低廉粗陋的成衣。我早已经忘记自己说了什么,只依稀记得妈妈扭过头去,眼睛里有些微的泪光。我知道我是惹妈妈不高兴了,但是直觉告诉我,妈妈那么疼爱我,我哭了,她也哭了,那我的新衣就有着落了。于是我越来越放肆,直到最后妈妈终于同意给我买那些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衣服。 从那以后,我的衣服我做主。慢慢地,妈妈不再过问我衣服的质量款式。到最后,妈妈只是把钱交给我,随我而去。因为,妈妈一问,我就说她老土,不懂得潮流;妈妈说要帮我当参谋,要一起去挑选,我就说她多此一举。在衣服选择的标准上,妈妈和我之间,好似隔了一道越来越宽的河流。 同时,从高二开始,在县城里看到好的衣服,就省下生活费给妈妈买。因为我也发现,妈妈也很爱漂亮。更旧的相册里,年轻时候的妈妈总是喜欢穿白色衣服,如果你把这理解为时代风气,那就错了。我妈妈的一件白色毛衣外套,都穿得破洞了,妈妈还不舍得让它退役,长年累月的内外劳碌,使得它跟主人一样被岁月改变了容颜、消褪了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