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是做婚庆的,那天人手不够,找我帮忙,布置一下婚礼现场。婚礼过程中,我负责泡泡机,也就是在司仪调动婚礼现场的气氛时,我要赶在每一次掌声响起之前释放肥皂泡,这样掌声响起时我的肥皂泡才能达到制造浪漫气氛的效果。所以我就坐在靠近婚礼舞台的宴席上,同新娘新郎的亲戚朋友们一道进餐。 婚宴开始后我才知道,今天的这对新人是城里女儿乡下郎。新娘是本城人,新郎来自遥远湖北的乡下。这次宴席上的来宾主要是女方亲友,男方那边等一个月后到湖北再办一场喜事。 亲情 其实不用司仪介绍我也知道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新郎的父亲,因为从外貌特征和衣着来看,只有此人明显来自乡下。我给面前的这位乡下汉子敬酒,因为我知道他虽然表面上有些拘谨,但他内心里的幸福是无论如何遮掩不住的。我说您老有福啊,儿子有本事,一表人才,给你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他连忙举杯,连说好,好,好,然后就把酒干了。 婚礼现场总有那么一种热闹而又带着浪漫的气氛,红地毯,美丽的新娘和帅气的新郎,来宾们觥筹交错……但是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我明显感觉到这位来自乡下的新郎的老父亲,似乎是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冷落。和在座的各位来宾本不相熟,又不了解本地的风俗人情,而且由于方言缘故交流也不畅通,所以他只在自己的桌上频繁地举杯,邀请大家一道喝,可是这一桌喝酒的宾客太少,到后来只剩下我和新郎父亲相互之间敬酒了。 当乡下老汉知道我也是乡下人,现在在城里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每次碰杯后都和我说很多话。说新郎的母亲晕车,家里还有老人和鸡猪,过不来,这次只是他一个人过来的,过几天就回湖北。说他有两个儿子,这个是大儿子,从小读书好,考到北京读书,后来就到这边来工作了。小儿子读书也不错,今年也要考到北京去。 我说,那你是真有福气,两个儿子都给你争气,以后他们会好好孝敬你的。 他朝我摆摆手,憨厚地笑着,说,我老汉说话实在,说了你也别生气,就图个名誉,你看我今天是娶媳妇,我感觉我是嫁儿子,他们小两口,以后在这边,一年还能回几趟老家,倒是会经常去媳妇娘家。以后我和他妈在乡下,没什么大事情,也不会轻易开口让他们回去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常年不回家,回去了也都是客人。说到孝敬,也是图个名誉,大不了回乡下,门口人都说某人儿子在外面有本事,娶了个城里的漂亮姑娘做老婆,做父母的脸上有光。他们年轻人在城市里结婚要花钱,买房子要花钱,过两年生孩子要花钱,再过两年孩子要上学了又要花钱。儿子心里想孝敬口袋里紧也没办法。就像你现在读书,以后在城里工作,一年有多少东西孝敬你父母?孝敬也不是光挂在嘴上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