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关键字:
一元一国学网 > 感动你我 > 母爱无疆:武汉“暴走妈妈”割肝救子感动国人

母爱无疆:武汉“暴走妈妈”割肝救子感动国人

 一元一国学网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黎昌政  点击:
7个多月来,日复一日每天10公里残酷的“暴走”减肥,“暴走”妈妈陈玉蓉给儿子“捐肝”的愿望11月3日晚得以实现,终于使这位无私的母亲,圆了“割肝救子”的梦。

     

   “暴走”妈妈陈玉蓉给儿子“捐肝”的愿望11月3日晚得以实现。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0多名医护人员13个多小时的接力手术,到22时许,肝脏移植术全部完成,从母亲身上割下的肝脏成功植入儿子体内。

    7个多月来,日复一日每天10公里残酷的“暴走”减肥,终于使这位无私的母亲,圆了“割肝救子”的梦。母爱无疆。暴走,是一种高强度的户外运动方式。再多的词汇,也难以表达母亲“割肝救子”的无私与伟大。

    儿患重病母捐肝 脂肪肝成“拦路虎”

    这是武汉市江岸区一个普通的家。一进门,就看见放在门口的四双破旧的鞋。

    这四双破旧的鞋,是陈玉蓉“暴走”7个月、双脚行走2000多公里的见证。7个月来,日复一日,天刚蒙蒙亮,陈玉蓉都会踏上位于武汉江岸区的谌家矶堤坝“暴走”,春去秋来,风雨无阻。

    今年55岁的陈玉蓉从乡办企业下岗后,在一家建材市场做会计。她的儿子叶海斌13岁时,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铜长期淤积可能造成身体多种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2005年8月,叶海斌病情恶化,肝严重硬化,亟须做移植手术。但他的家庭无法承受高达30多万元的费用,只好保守治疗。

    在陈玉蓉的精心照料下,叶海斌在随后的3年里病情大为改善。然而,噩梦依旧降临:去年12月14日夜,在外出差的叶海斌再次吐血,经抢救后被转到同济医院。医生告诉陈玉蓉,亲属捐献肝脏进行肝移植是医治儿子最好的办法。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和叶海斌的妻子也想捐肝,但她断然反对,决定自己捐肝。12月31日,考虑到叶海斌病情危急、陈玉蓉救子心切,同济医院决定,保留叶海斌部分肝脏,陈玉蓉捐1/3的肝脏给儿子。

    今年2月9日,陈玉蓉住进病房,准备进行移植手术。就在术前一天,她被告知叶海斌有丙肝。如按既定方案手术,原肝脏病毒会传染到移植肝脏,再次导致肝硬化。因此,肝脏需全部移植,陈玉蓉需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供手术用。

    然而,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供者自身代谢,捐肝救子的手术无奈被取消,“救子之门”被无情地关闭了。

    奇迹在“暴走”后出现

    面对救子心切的母亲,医生劝慰说:“先试试减肥吧,脂肪肝消除,肝移植才有可能。” 

    当晚,陈玉蓉便开始自己的“减肥”计划。从此,谌家矶长长的堤坝上,活跃着一个妇女“暴走”的身影。堤坝上一个来回正好5公里,早晚各走一次,正好10公里。

    为快速减肥,在大量运动的同时,她每天只吃很少量的米饭和青菜。运动量大,吃得少,她有时走得两腿发软,眼冒金星,好几次都饿得差点晕倒。儿子叶海斌回忆说,妈妈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急忙塞回碗里去。大妹妹陈荣华说,姐姐只吃水煮青菜,没有油,根本难以下咽。

    “有时我也感觉看不到尽头,想放弃。但我坚信,只要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陈玉蓉这样说。

    春去秋来,风雨无阻。七个月里,陈玉蓉走破了四双鞋,脚上的老茧长了刮,刮了长,而体重减掉了8公斤。

分享 |
相关标签: 亲情    更多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一元一国学网 www.yiyuanyi.org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 E_mail: kf@yiyuan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