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亮望着汹涌而至的火浪,他抱着姑娘跃上了窗台。楼下的援救人员奔忙着,有的铺气垫,有的抬单架;消防队员正展开灭火行动。罗亮抱着姑娘纵身跳了下去;着地时,罗亮觉得右腿剧烈地震了震,痛得他直冒冷汗,好在他并没摔倒。当罗亮看着姑娘躺在单架上,被人们簇拥着离去的时候,他终于舒了一口大气。 现场的人们争先恐后的忙碌着,忙着灭火,忙着援救,没有谁会注意到一个叫罗亮的民工舍身救出了三条人命;也没有谁会相信一个小小民工会是救火英雄。所以罗亮悄悄离开了现场,忍着饥饿、拖着伤腿回到了工棚。工友们见罗亮跛着脚,问他怎么回事?罗亮谎说不小心摔的。如果罗亮说是救火摔的,工友们会信吗?工友们不说他是神经病,也会说他是傻瓜。这又何苦呢? 这晚上,伤腿疼得罗亮眦目裂嘴,哼哼直叫;次日,伤腿肿得像馒头,罗亮不能下地干活了。因此,工头很快辞退了他。罗亮拖着伤腿离开了工地,一边弄些草药自己疗伤,一边到处找工。像他这种情况谁会用他呢?所以罗亮四处碰壁。这时罗亮也想过到有关部门去反应情况,可谁相信?谁能证明?别人不把你当猩猩看那才是怪事!罗亮想来想去,只好自种的“苦果”自己吃了。可罗亮家的老父母和读书的妹妹正翘首盼着他往家寄钱呢,他该怎么办?!罗亮想来想去,唯一的出路是乞讨!所以从桂城到省城,他一路走来;靠乞讨来维持着家里和他的生计。直至遇到杨燕…… 听到这里,杨燕早已泪眼婆娑,泣不成声;心象被碾碎了般的疼痛。 翌日,省报的重要位置刊登了一篇催人泪下、催人深思的报道文章:《昨天救火英雄,今日叫化乞丐》。把英雄沦为乞丐的过程作了实事求是的报道,并呼吁社会群体对这种无名英雄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爱。结尾处还披露了主人公罗亮住院接受治疗的情况。一瞬间,在整个省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反响。赶往医院看望无名英雄罗亮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源源不断。次日,省长也带着各部门的头头脑脑赶来看望了英雄。并说,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发现英雄的人也应得到表彰…… 一时间,罗亮和杨燕都成了名人。然而,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罗亮和杨燕出名了,麻烦也跟着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有风言风语传出:这是蓄意的恶炒!网络上也贴出帖子:子乌须有之事,谁能证明?!杨燕的同事、朋友看了都很气愤,纷纷为杨燕打抱不平。 杨燕却沉着冷静,为澄清事实,她在医院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那天,各路媒体记者纷至沓来,济济一堂。当记者问:你怎么这么肯定他就是救火英雄?杨燕坚定地说:因为我是烈火中的目击证人! 原来,杨燕快大学毕业时,省报社到桂城中文学院招人,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内定名额中,杨燕榜上有名。同班几个要好的同学非要逼她请客:到娱乐城去K歌。杨燕只好认“宰”。当时二男一女加杨燕四个人要了个包间,点了一瓶红酒和小吃。那女同学先抢过话筒亮喉;二个男同学却抓着杨燕划拳喝酒。没多久,就见二个男同学晕乎乎地倒在了沙发上,喝得少一点的杨燕也头晕目眩,心慌作呕,她刚到洗手间就晕倒了。恰巧这时,娱乐城一处电线短路燃烧起来,火势没控制住。所有的人都吓得往楼下跑。那女同学推了推二个一动不动的男同学,便急着出来叫人帮忙。可楼道里一阵混乱,谁还顾得上谁?她只好跑出楼外叫人。这时,一个民工模样的年轻人听了她的叫喊,便冲上楼去把她的三个同学救了出来。他们被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酒精中毒,谁会想到娱乐城提供的竟是充装的劣质酒。遗憾的是,他们醒来就再也没见到救他们性命的年轻人了…… “不过,”突然杨燕很自信地说:“这年轻人救我时,我看了他一眼,他的模样已深深印在我心里了,因为他眉宇间有一颗显目的黑痣!”这时,杨燕身后有二男一女推着一辆残疾车走了出来,车上坐着一位眉宇间有颗黑痣的年轻人。无疑,这二男一女就是杨燕的同学;车上坐的正是无名英雄罗亮。 此时此刻,各路记者的镁光灯闪烁,照相机、摄相机纷纷对着罗亮一阵狂扫。之后,有记者问杨燕:当你见他是乞丐时,你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可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杨燕回答得很干脆:“一个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说,在和谐社会里,决不能让英雄当乞丐!”随即,台下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实习编辑: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