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娜·赫茨费尔德(Johana Herzfeldt)翻译的德文选译本《西游记》,由鲁道尔施塔特格赖芬出版社于1962年出版(502页)。 书中附有译者所作注解以及《序言》、《玄奘的历史及其赴印度的旅行》、《吴承恩及其小说〈西游记〉》三篇文章。《序言》中提到,原文的文言部分很难译,特别是诗词韵语更难表达,因而都作了删节。
另外,北京外文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一种改编本画册,书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王星北改编,赵宏本、钱笑呆绘图,110页。此画册有英、法、德、意、西、世、斯等语种版本,英、法、德语1964年出版,英语1973年出第二版,法语1974年出第二版,意、西、 世、 斯语1974年出版。
四、俄译文
俄译文《西游记》有百回全译本,译者是罗加切夫(A.PoFayeb ),由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于1959 年出版。 这是根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排印本翻译的,也是《西游记》的第一个俄文译本。书中有译者所作《序言》,对吴承恩及其作品作了介绍。全书分为四卷, 卷一(456页),卷二(447页),卷三(487页),各附插图四幅,卷四(533页)附插图一幅。
五、捷克译文
《西游记》捷克文译本书名《猴王》,是百回选译本,装潢精美,附有插图。上文提到的乔治·瑟内尔的英译本,即据此本转译。
六、罗马尼亚译文
罗马尼亚文译本《西游记》,也是百回选译本,由米纳尔瓦出版社于1971年出版。
七、波兰译文
塔杜什·兹比科斯基(Tadeusz Zbikowski )翻译的波兰文译本《西游记》,书名《猴子造反》,1976年由华沙读者出版社出版,215 页,为选译本。
八、东方文种译文
1.越南译文
越文译本《西游记》是根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翻译的,译者是瑞定(Thuy Dinh ), 出版者是河内普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是1961年。译本全书分作八卷:卷一为一至十回(251页), 卷二为十一至二十二回(235页),卷三为二十三至三十四回(237页),卷四为三十五至四十八回(247页),卷五为四十九至五十八回(270页),卷六为五十九至七十回(223页),卷七为七十一至八十四回(279页),卷八为八十五至一百回(274页)。书中附有插图多幅, 并附有《吴承恩的思想、生活及其〈西游记〉的来源》、《〈西游记〉的思想意义》,《〈西游记〉的艺术成就》、《〈西游记〉的评论与研究》四篇文章。据出版者在书前介绍,这个译本只删节了不影响小说故事情节的一些文字,所附插图是根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拍照的,有关小说及其作者的材料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出版者并对此表示感谢。
2.朝鲜译文
朝鲜著名汉学家李周洪所译《西游记》的朝文全译本,书名《向破西游记》(向破是李周洪的笔名),由语文阁于1966年出版,共三卷,列入《中国古典文学选集六——八》。此译本在书前各回回目下附有汉文的简化标题,如第一回标作“美猴王”、第三十四回标作“者行孙”、第六十八回标作“朱紫国”、第一百回标作“五圣真”等等。全书三卷的分回是:卷一“美猴王——行者孙”(第一——三十四回,359 页);卷二“芭蕉扇——朱紫国”(第三十五——六十八回,351页);卷三“乌金丹——五圣真”(第六十九——一○○回,347页)。 书中有禹庆熙所绘插图,并有译者所作《西游记题解》。《题解》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中国四大奇书,而男女老少都喜欢看《西游记》。西游故事通过戏剧、电影、漫画等艺术形式,传播很广,漫画尤为儿童所喜爱。朝鲜很早就流传着孙悟空的传说,《西游记》的人民性就在孙悟空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孙悟空有反抗精神,不论什么艰难险阻他都能战胜,就是神仙的天宫他也敢大闹一场,他的行动使人感觉痛快,印象深刻。孙悟空的形象不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愿望,也表达了全东洋人民的愿望。”据李周洪介绍,《西游记》的朝文选译本旧有多种,其中仅金东成所译的一种为百回全译本(对原文也有删节),他的新译本只删节了原书的诗词部分。
朝文《西游记》的新译本,还有东国文化社1958年出版的一种通俗版,也是百回译本(有删节),由东国文化社编辑部翻译。全书分作上下两册,列入“世界名作选集一八——一九”。
3.日译文
日文开始翻译《西游记》的时间,要比西方早一个多世纪。远在江户时代的宝历八年(1758),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笔名国木山人)就着手《通俗西游记》的翻译工作。这一工作经过三代人前后共74年的努力,到天保二年(1831)才告完成。由西田维则等人参加翻译的另一译本《绘本西游记》,是文化三年(1806)至天保八年(1837)完成的,前后也经过了30年。前一译本全书共五编三十一卷,后一译本全书共四卷,这两种译本可以说是日本古代的旧译本。在明治时代,《西游记》在日本也颇盛行,《绘本西游记》曾一再重印。现代日文译本《西游记》,约有30余种。
(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