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实践与思考:中国书法在美国(2)

2009-05-10 13:5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特殊的学生:美国大学的书法教学 从1997年秋季开始,笔者在科罗拉多州的纳罗帕大学 (Naropa University) 开设了“经典中国书法”(Traditional Chinese Brushstroke

特殊的学生:美国大学的书法教学

从1997年秋季开始,笔者在科罗拉多州的纳罗帕大学 (Naropa University) 开设了“经典中国书法”(Traditional Chinese Brushstroke )课程,在科州当地的大学课程中,这还属首创。这是一门设在视觉艺术系(Visual Art Dept.)的选修课,3个学时,共15周,每班学生10-15人。从97年至今,已有两百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教学实践证明,美国的大学生没有中国文化的背景,之前没有学过中文,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学习,在学习书法史和训练使用毛笔的同时,学习汉字和成语,他们完全可以理解接受作为中国文化表征的书法艺术,并以此为基点和管道,很多学生开始喜爱中国的文化艺术。 几年来,纳罗帕大学每学期一次的 “学生艺术作品展”上,中国书法班的学生们创作的中国书画,总是成为一道颇具特色的风景线。教务主任高兴地对我说:“你的课得到学生的欢迎与称赞,我们为有你的教学而庆幸。”

从2002年秋季起, Colorado College的“中国书法与文化”课, 有十多位学生登记选课,这也是这家百年名校的第一回。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的选定

作为一门介绍东方艺术的课程,笔者认为,应把中国书法的经典传统、美学观念、用笔技法传授给学生。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背景,来确定这门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所以,在课程中以中国历史为背景,以文化为统领,从汉字的象形文字开始,让美国学生体会何以书写汉字成为一门独具魅力源远流长的艺术。在课堂上以讲课和练习并重。在学习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先,基本掌握中国毛笔、理解汉字间架结构的平衡与汉字之间的组合和谐,为西方学生新开一道艺术之“门”,作为此课的教学主旨。

教材的选择,我选用了蒋彝先生的《中国书法》(Chiang Yee: Chinese Calli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Its Aesthetic and Techniqu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一书。这本书虽然出版年代较早,但其突出优点是以非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为对象,对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了比较深入而准确的介绍。特别是对中国文化中的美学观念的介绍,中国书法和其它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多有所涉猎,同时也对书法的技法和间架结构作了阐述,并贯穿于中国书法历史的发展,虽有其局限性,还是本好的英文教材。

但是,作为一本教材,提供给初学学生临摹的字帖、墨迹不够,学生无从下手。因此,我又在课堂上补充编发了一份专供学生临摹学习的楷、行、草、隶等诸字体字帖,这本字帖不求字数多,而求有代表性,力争把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几位书法家的著名碑帖的一小部分字选入,同时也注意字意的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概念和成语短句。

在学习书法的基础上,还提供一些竹、兰、梅的中国绘画临摹样本,在课堂上,共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使用毛笔字的过程中,理解“书画同源”的含义,用相同的纸与笔,学习中国的水墨画,理解梅兰竹菊的人文喻意和文化哲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性领悟,字与画的结合,是学习掌握中国毛笔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效方式。教学实践证明,这本供学生临摹和参考的辅助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手“心”同用 勤练和领悟并重

对美国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是第一次使用毛笔,第一次接触中国汉字,很多人是第一次上和中国文化有关的课。因此,在教学要求和方法上与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的人学习书法是不同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最初的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与美感,将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持久的求学动力。因此,练习中严格要求,热情鼓励,又让学生在老师示范中发现新奇和美感,激发兴趣。从执笔开始,到八个基本笔划的书写,指导老师须在课堂上作耐心的示范让学生和手把手的教学,严中有乐。特别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最初的一两周时间内,用正确的方法执笔,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在课堂上练习,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学习书法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掌握不住柔软的毛笔,有些学生容易沮丧而因此放弃。同时要求每个学生课后至少练习十页。在下次上课时,将每个学生的作业贴在墙上,课堂讲评学生作业,指出其中的毛病和原因,并大力表扬练习认真而有才气的学生。课堂现场再练,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贴在墙上的习作相互投票,评出 “最佳作业”,老师发给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小奖品。这一方式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使学习努力的学生得到褒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书法作品美与丑、好与坏的评判鉴赏能力。马修是来自欧洲捷克的学生,他对中国书法课情有独钟,他的练习作业数量最多,写得最认真;他的期末作品在学生展上受到一致好评。他在他的论文中写道:“中国书法的训练,是直接指向心性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书法使我内心平静,开发我的内气,理解「道法自然」,而这些高深的学问正是西方文化中所缺少的,书法给我补上这一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