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闹天宫》彩金币的京剧渊源

2009-07-28 14:02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佚名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二分之一盎司彩色金币迄今为止共四个系列十三枚,《京剧艺术》系列四枚、《红楼梦》系列三枚、《中国古代神话》系列三枚,《西游记》系列三枚,前三个系列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二分之一盎司彩色金币迄今为止共四个系列十三枚,《京剧艺术》系列四枚、《红楼梦》系列三枚、《中国古代神话》系列三枚,《西游记》系列三枚,前三个系列发行量都是在8000枚左右,后者略多些。由于发行量比较小,题材优秀,设计先进,制作工艺精湛,兼具艺术性和收藏性,受到广大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追捧和青睐。

其中《闹天宫》彩金币的题材选自同名京剧名段,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一段故事。该币题材深受欢迎,工艺精良,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已发行的金银币中工艺最为精美,观赏性最佳的一枚币。《闹天宫》彩金币是《京剧艺术》系列《贵妃醉酒》、《梁红玉》、《群英会》之后的第四枚,发行于2002年,是由成色99.9%的纯金制造的精制币,重1/2盎司,共发行8000枚。此币采用瑞士工艺,由瑞士PAMP S.A.公司、FAUDE&HUGENIN S.A.生产,做工精致,质量上乘,有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美学价值。它曾经被广大钱币集藏爱好者评为“最受群众喜爱的2002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称号。

彩金币《闹天宫》的正面图案为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并刊有国号和发行年号。德和园大戏楼始建于1891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与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宫三大戏楼。清代宫廷自乾隆以后,听戏之风日盛,戏楼、戏台等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宫廷御苑中。清末,慈禧嗜好京剧,她不满足于原先听戏用的听鹂馆小戏台,为庆祝自己的花甲寿辰,在颐和园内选怡春堂旧址兴建了德和园大戏楼。虽然这个笙歌聒耳的舞台是供统治者享乐之用的,但是在皇家推动下,我国的京剧艺术也或多或少在这样的宫廷舞台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又一步,因此,客观地说,德和园大戏楼是在我国京剧发展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以此大戏楼全貌作为京剧系列贵金属币的正面图案,的确为币面增色不少。

彩金币“闹天宫”的背面图案为京剧《闹天宫》中的剧照。画面主体是孙悟空偷吃仙桃的顽皮形象,着色分明、清晰,背景是本色效果的“齐天大圣”旗帜,以彩色突出顽劣、无畏的泼猴形象,而以本色轻描淡写其“齐天大圣”的封号,这种对比安排繁简的当、布局合理,也使悟空形象更贴近于他的真性情。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