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风”(2)

2009-07-31 16:36
来源:华夏文明 作者:苍淑珺
“80后”作家郭敬明为李宇春创作的《蜀绣》刚一出炉,便招来“堆砌词藻”的恶评,网友直指这首看似唯美的歌曲,纯粹是从唐诗宋词中东拼西凑而成。

“80后”作家郭敬明为李宇春创作的《蜀绣》刚一出炉,便招来“堆砌词藻”的恶评,网友直指这首看似唯美的歌曲,纯粹是从唐诗宋词中东拼西凑而成。戏剧家魏明伦还指出了歌词中一些常识性错误,如“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这句词硬是将成都变成了游牧之地,而“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等场景更是毫无地方特色可言,同样的元素完全可以用在湘绣、苏绣、粤绣中。对此,一家知名网站论坛上甚至出现了“手把手,教你写中国风歌词”的恶搞帖,列举了许多所谓的“中国风”歌曲中,歌词堆砌词藻、空洞无物、刻意用生僻字眼“唬人”等现象,引得众多网友共鸣。

会用古诗词,还得有真情实感

虽然“中国风”创作良莠不齐,许多教育界人士还是对借力流行歌曲和明星效应推广传统文化持乐观态度。“流行歌坛也有许多经典之作,”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向记者举例,“比如林夕、黄霑等词作家的作品,由于作者国学功底深厚,作品简单上口又意境深远,细细思量却回味无穷。”他举例说,比如“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等经典歌词,用词虽不华丽,却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又有扑面而来的满腔豪情。对于时下的音乐创作人来说,这股“中国风”要长久地吹下去,达到推广传统文化经典的效果,创作者必须沉下来,把“真情”和“古意”放到“词藻”的前面。而王建元也指出,流行歌曲首先得顾及时下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口味,“光顾着文字的优美华丽,缺少真情实感的歌曲,是没有生命力的。”

(责任编辑:荩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