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用人体制也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因素。以广饶县吕剧团为例,县人事局为剧团招进一批高学历人才,但由于目前教育体制所限,绝大部分高校并不开设吕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这就造成了人才引进与选拔的不对等,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展。”调查报告总结道。
振兴之策
“吕剧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对此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对这些根本不了解。”团队成员方建潮建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也需要电视、网络媒体的包装、宣传。“社会对吕剧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薄弱,制约了吕剧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调查报告中,大学生们提出,应将吕剧等非遗教育嵌入各级教育体系。比如在高校里设置吕剧等戏曲表演艺术专业及选修课程,同时还可以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进行示范表演,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培训一个兴趣团体,到时再从兴趣团体中选拔培养传承人会容易得多。
调查报告最后建议,应放宽文化市场准入,鼓励社会、企业力量积极参与吕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以河北省为例,该省文化厅规定,“经常开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内容的保护、 传承和宣传、展示、研究、开发等活动,并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可申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企业”,对支持、捐赠非遗保护事业的,各级文化部门配合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这些措施都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