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盘被奉为“祖先” 1915年世博获金奖(3)
2010-02-05 11:45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留下了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他不仅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而且通过实验研究,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现象。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留下了历史上对指南针的最早记载,他不仅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而且通过实验研究,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现象。
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刚开始使用指南针时,并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成为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发展到罗盘导航。罗盘的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盘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曾有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罗盘。
万安罗盘
【世博会荣誉榜】
罗盘是从指南针发展而来的传统实用民俗工艺品,可用于天文、地理、航海等。宋末元初以后,安徽休宁的万安镇逐渐成为罗盘制作中心,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万安镇“吴鲁衡罗经店”的罗盘获得金奖。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