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国家电子语言地图有望10年内建成 保存方言文化

2010-03-11 14: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吴晶
伴随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立,我国有望于10年内建成“国家电子语言地图”,以此了解各地人民群众的方言、民族语言、习俗及文化。

  伴随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立,我国有望于10年内建成“国家电子语言地图”,以此了解各地人民群众的方言、民族语言、习俗及文化。

 

国家电子语言地图有望10年内建成 保存方言文化

  9日在京举行的国家语委2010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国家语委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在江苏省完成首批试点验收,并计划在上海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

 

  “当前,负载中国文化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变化很快,有些濒临消亡,必须通过现代录音录像技术,保存当今的汉语方言,保存少数民族语言。”他说。

 

  据了解,目前在江苏完成的首批试点工作采用“叫当地人讲故事”的方式。当地政府发动社会各界群众自荐参加,遴选老人、青年、男性、女性针对专家设置的话题讲故事,内容涉及婚丧嫁娶、当地历史发展、评弹文化等。

 

  “这样就可以通过语言把文化也保存下来。”李宇明说。江苏试点从苏州开始,目前已推广至扬州、泰州、南通、南京。预计2年内江苏有望完成。

 

  李宇明指出,“国家电子语言地图”的建设理想状态应做到“一县一点”。今后国家将在各地建设的基础上规范标准,统一建库,同时借用各地博物馆和网络进行传播。

 

  按照构想,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成时,将发挥多项扩展功能,如在发生紧急灾难和紧急情况下的语言服务,避免出现由于方言问题而导致的沟通困难。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