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北京春节庙会 还缺少些精气神(2)

2010-02-04 10: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菁鸢
庙会在北京人的生活中少不了,缺不得! 庙会:谁才是上帝 庙会的商机历来不菲,即便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北京庙会拉动旅游业仍然实现了开门红。旅游
 
  庙会在北京人的生活中少不了,缺不得!
 
  庙会:谁才是上帝
 
  庙会的商机历来不菲,即便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北京庙会拉动旅游业仍然实现了开门红。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年春节黄金周历史新高。但虽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但在笔者看来,喜人的商业利润背后,或有可能在欲望的裸奔中,丧失了北京的精气神。
 
  “顾客是上帝!”到底是“为上帝服务”,还是想着“让上帝掏空口袋里的钱”?让我们看看眼前的现实:
 
  首先,商家赢在低成本、高价位。一进庙会,价格飚升:一个肉串涨到10元,一个生肖牌贵达50元!呵呵!庙会毕竟是平民百姓之好,可这消费水平距离咱平民百姓可是有一定差距:除了厂甸没有“庙门”(2010年搬到陶然亭,也安上了“门”),其余者,门票便宜的6元,贵的上10元,且门中又是逢景必买票,活动动辄要收费,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收入不高的家庭谁敢去逛?
 
  其次,商家赢在高利润、低投入。例如卫生问题。应该说,大型庙会环境整洁或人员卫生方面,朝阳公园和天坛公园并列第一,地坛公园第二,龙潭湖和石景山位列第三,其他庙会不同程度次之。然而,从食品卫生来说(除了天坛未设小吃摊),各大庙会都有不同程度的隐患。谁都知道“病从口入”,生肉生菜要水洗,然而,没有水源,只靠杯水车薪般的塑料水桶怎能保证?既然庙会已经成为品牌年年办,这类问题为何无法解决?北京的庙会不论新老,为何就没有一家庙会为摊位解决用水问题。2007年“十一”,“荷兰风情节”期间,朝阳公园曾给每个摊位安过水龙头,但在庙会上却不见了踪影。在一些庙会,笔者眼睁睁地看着有的摊主从地上捡起玉米,不经水洗,剥了外衣直接扔到锅里;或将那些和垃圾混放的,已经化冻了的,被污染的肉串直接入锅上炉;还有那些锅、碗、瓢、盆、勺、叉,因为没有水洗,污染后反复使用。此外,一些商贩不戴口罩吆喝的飞沫,以及因为没有卫生设施的遮盖,飞扬着的北京风沙和尘土都伴着烤肉、面食、糖点被商贩掺和在一起吃到游人的肚里。一家大型庙会,每天大约产出近1吨的垃圾,而个别庙会,清洁工作跟不上,致使庙会近乎成为垃圾场!唉,只能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自嘲!
 
  再次,商家的低投入,还体现在文化活动、艺术演出档次不够。的确,春节庙会是民间的民俗活动,但是民俗、通俗文化并不等于低俗。北京有世界上由国家资助最多的艺术院校和演艺团体,聚集了中国最多的演艺明星,庙会能否借用这些资源?另外,平日卖不动的东西都到庙会兜售,不少游艺活动极其简陋:小竹子插在地上就敢称中国文化太极“八卦阵”;几只脏乎乎的塑料桶就算投球游艺;地上摆上几个玩具,扎上几只藤圈就能上庙会挣钱。
 
  心中有没有“上帝”还可以通过解决安全问题的态度来检验。例如,拥挤是任何热闹集市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主办方与商家应尽可能地将集市设计成开放性空间,这是基本常识。然而,不知何故,地坛庙会、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等年货街或小吃街,都是两边摊位对立形成封闭,或拐角处狭窄,让旅客摩肩擦背,无法观看,甚至无法转身,存在安全隐患。石景山的过街桥和龙潭湖的小拱桥都是常见的拥挤处,如不及时解决,一旦出现踩踏事件,就是悲剧和惨案。还有那些沸腾的油锅、开水、火炉,都不应该为了商家招俫顾客或自个儿方便,裸着靠近人群,它们极可能成为危及顾客安全的杀手。还有,为了游客的安全,肉串用的竹制、铁制长签,亦应在庙会上淘汰或改造!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