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职场 >

三国职场:如何选才(上)(2)

2010-03-18 11:27
来源: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作者:郭济兴等
刘备虽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早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常常有人揭他的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

  
  刘备虽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早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常常有人揭他的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亲。但他同样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正如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驳斥陆绩的:“高祖(刘邦)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
  
  至于在曹操、刘备、孙权手下建功立业的人物,更是身世、面貌各异。刘备大街上遇到徐庶时,徐庶是:“葛巾布袍,皂绦乌履”,一身穷酸模样,其时正因杀人而改名换姓,逃难在外。诸葛亮出世之前,乃一“村夫”,躬耕隆中,隐居林泉。关羽和刘备相见之前,因杀人逃在江湖,五年不敢回家。张飞出身乡里,以“卖酒屠猪”为业。东吴的甘宁曾是江洋大盗,无能的黄祖坚持认为:“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孙权不计出身,得到甘宁后大喜过望,说道:“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第38 回)甘宁后来屡建奇功,成为孙权帐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勇将。许褚只是乡间一名壮士,一到曹操手下就被拜为 “都尉”,“赏劳甚厚”,他果然不负厚望,作战勇猛无比,多次在危急时刻,舍身救下曹操性命。
  
  《三国演义》以艺术之笔,为世人写下这么一条结论:“莫将家世论人才。”正如许多古人所揭示的:“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历史的事实说明,那些抱残守缺者,应该打开自己狭隘的眼界,不要以出身的门第取人;而一切才干卓越的 “卑贱者”,应该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勉励自己,鼓起扬帆出征的勇气,去拼搏奋斗,去竞争向上!
  
  选人不凭资历
  
  《三国演义》在开篇不久的第5回,就描写了曹操和袁绍兄弟之间在用人上的一场尖锐冲突。当时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前被董卓的大将华雄打得束手无策,无人敢应战。关羽自告奋勇:“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袁绍听到后先问何人,又问现任何职。公孙瓒介绍关羽眼下“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立即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袁绍也在一旁添油加酯,说什么:“使一弓手出战, 必被华雄所笑。”曹操极力阻止袁氏兄弟,坚持让关羽出战,并教人“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以壮行色。关羽这才停盏施神勇,温酒斩华雄,立下了“威镇乾坤第一功”.这时的曹操是“大喜”,袁绍仍“大怒”,叫把关羽、张飞“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批驳他:“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竞以“告退”相挟。为了维持诸侯结盟的大局,曹操只得让公孙瓒暂带刘、关、张回寨,暗地派人送去酒肉抚慰三人。在这里,曹操的唯才是举思想得到充分表现,袁氏兄弟的任人唯贵、任人唯资也达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作者匠心独运,在强烈对比中,有效地宣扬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思想,并在开篇不久,为袁氏兄弟的覆灭和曹操的胜利埋下了令人信服的伏笔。
  
  对于刚出世的刘、关、张来说,受这样的侮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书中第l回有这样一段情节:董卓被张 角杀得大败,幸遇刘、关、张相救。回到寨里,董卓问: “三位现居何职?”刘备以实相告:“白身。”董卓便“甚轻之”,“不为礼”,这真是“白身”英雄受人欺,气得张飞哇哇乱叫。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