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从孟子思想看人生成功之道(之一)

2009-04-12 16: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一般人都知道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孔子之后重要的人物,但是对于孟子说什么,往往简单说成:“上面推行仁政,底下说人性本善。”

一般人都知道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孔子之后重要的人物,但是对于孟子说什么,往往简单说成:“上面推行仁政,底下说人性本善。”孟子还有什么别的贡献呢?不容易说清楚,所以今天把这个问题做一个大概的清理,归结到现在人可以从孟子身上学到什么东西,以至于什么是成功的人生。成功两个字很吸引人,今天恐怕一大半都是想成功的,但是听完毕之后恐怕会觉得上当了。好像是你讲了半天不是我所谓的那个“成功”,但是人生的成功本来就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今天所提供的角度跟一般人的想法,显然是有差距的,不过在一所大学里面,提倡孟子思想肯定是有它的效果的。

我在台湾大学念书,也在那里教书,台湾大学有过很多校长,其中有一位只当过一年,但是受到大家的怀念,就是傅斯年校长,他当校长的一年台大中间就有傅钟,每天上课下课敲傅钟,旁边一个傅园,那里他一个人独占着一个角落。很多人就问他到底有什么贡献呢?他的贡献很简单,只有一件事,那时候是1950年代,生活非常的穷困,傅斯年校长就规定所有台大学生要念两本书,第一本叫做《孟子》,第二本叫做《史记》。为什么要念孟子呢?经济条件很差,冬天这些学生又冷又饿,只好念孟子了,说“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养一养就不冷了,肚子也忘记饥饿了。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很多当时的学生后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常常记得大学时代念孟子那种浩然之气。

我们今天谈到司马迁看孟子看了第一句,各位知道孟子分为七篇,第一篇梁惠王篇。孟子见梁惠王,司马迁看到梁惠王只知道利益,就觉得搞政治都太现实,这是可惜的事情。因为你追求利益上下交相争利,上层下层都在争取利益,一定是互相伤害。因为利益是有限的,你得到别人失去,所以任何人的成功都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各位在清华这里念书,你要思考多少人因为你考上清华而考不上清华,终生痛苦。所以你从清华毕业之后,记得一定得有社会责任,因为你的成功建立在许许多多同胞的失败上。

我们如果要了解孟子,首先要知道他是一位哲学家。哲学家的思考模式是有架构的,是完整的,你如果要思考人的问题,当然是把人分成三个层次,有身、心、灵,第一身首先要吃饱,我今天下午上了新浪网,然后去吃饭,吃饭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吃,为什么?因为孟子说“饥者宜为食,渴者宜为饮”,肚子饿了吃什么都好吃,口渴了喝什么都好喝。我吃饭都想到孟子,孟子给我很大的启发,的确是这样,山珍海味不重要,肚子饿了就是最好的吃饭条件,吃什么都好吃。孟子很强调人的经济生活,首先我们看“身”,人有身体需要吃饭,这是经济条件。

孟子说“仁政必自经界始”,一定要把界限弄清楚,你不要大的欺负小的,强的欺负弱的,让每个人有自己的田,收成之后自己可以过日子,孟子要求的标准非常低。仁政怎么开始呢?他说五十者,年纪50岁的人,可以穿上丝做的衣服,年纪70岁的人可以吃到肉,这就是仁政的开始。我现在已经够资格穿丝的衣服了,但是古时候很可怜,要肉不容易,肉都被那些所谓的贵族,封建制度里面的统治阶层给吃掉了。孟子强调说你要设法发展农业,让每一个人都有经济的条件。孟子说,有恒产,才有恒心。我家里有田产,有固定收入,我才有恒心做好人,做好事。那我如果没有恒产的话,你叫我做好人,怎么做到呢?肚子没有吃饱,让我守规矩,是强人所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