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西游记中的最后一难,试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苦,十万八千里的艰难跋涉,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原本肉体凡胎的唐僧也脱胎换骨,被如来佛祖封为真佛。
也就是在师徒四人满欣欢喜,驾着祥云,承载着他们所一直追求的最终收获,成功而返,回奔东土途中,突然法力失效,踏空祥云,从天而降,直落于他们当年西行时路过的通天河。
正在他们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突然坠落于此,面对着依旧无法渡过的通天河,倍感焦急时。正在河边等侯多年,继续要帮他们渡河的,还是当年的老龟。
故事发展到这一幕,本应该是个完美的结局,顺利东渡,直取长安的。
然而,在老龟承着唐僧师徒与几箱经书马上渡到河东岸时,老海龟突然提到一个话题,老龟说:“唐长老,我那年托你向如来询问年寿之事,如来他有何指示啊?你到底给问了没有啊?
一向以慈悲为怀,凡事为他人着想的唐僧,此时却晃然大悟,他一心只为取经,早把老龟托给他的这件事给忘在脑后了,老龟之所以一直很在乎这件事,因为这件事直接关系到老龟以后,该对于自己前程如何的把握,而唐僧面见如来时,真的就给忘了问了,忘了这个曾经帮过他的朋友,更应该是恩人,曾经在成功路上帮过他渡过难关的恩人,所委托他帮忙办的一件极其简单的“小事儿”。
与其当年老龟驼着他们连人带马的渡过无法逾越大河相比,洽洽就这么一个小忙儿,唐僧竟然没有给办到。仅这一个问题,老龟一怒之下,就把这几个不知感恩,没有信誉的和尚翻到了大河之中,当然,还有那几箱及为宝贵的经书,唐僧没事,他已经修成真佛了,被老王八抛到河里,再怎么软弱无能他也不会被淹死了,可那些宝贵的经书可完了蛋了,全都落进了水里,当他们把经书打捞到岸上凉晒时,很遗憾的是,经书的一小部分已经残缺不全了……
有关对于这一难的内心看法,回答不尽相同,有的说,太可惜了,经书因为这一难没有保全。有的说,活该,谁让那个像女人似的老尚把人家托负的事给忘了呢。还有对那只老龟的举动感到非常气愤,而连口破骂大王八的言论……
在中国历史相关的真实记载中,昔日的唐玄奘,从印度取回的经书,在某种原因下,带回我国时,本身就不完整。
那么,“吴承恩”老师在小说的结尾一难如此的描写,一方面是为了与历史答成一定性的吻合。
同时,也在异常吸引人的神话故事中,给后人一种做人方面的启迪——即做人做事不要太过于唯我主义。
自己的事情、前程是很重要,但是在我们达成目标赢得了成功之时,千万不要忘记当年对我们的,精神、物质、经济等方面有所帮助的恩人。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完全的靠自己而达成的,必然少不了身边朋友的帮助,如经济上的支持,物质上的给予,环境的创造,机遇的介绍,言语上的鼓励,成长中所受的每一次教导,很多很多……
俗话说的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生活中、事业上为难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直接或间接的受益于朋友帮助,并且倍受感激的时候,我们又是否把人家所面临的难处,也用心的分担了呢,这一点,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也是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虽然,有的朋友并非是想得到某些回报才伸出援助之手的。更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回报,而把我们抛到“通天河”中加以报复。
但这种失信,以及不懂得感恩的心态,必将让我们失去,本该属于自己更有价值的部份。
有一则寓言故事,颇值得我们深思。
古时候,有一个奄奄一夕,骨瘦如柴的孩子,正在沿街乞讨时,被一个好心的老木匠而救,带回家中。
由于这个老木匠一生无子,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当做亲儿子一样对待,并且将所会的手艺一一传授给他,一晃就是十年。
有一天,国王想送给心爱的公主一架天下最美丽的轿子,于是,遍在各地张榜声明,哪个木匠做的轿子,能被我的女儿选中,就赏赐黄金千两,并且可以封官封名。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木匠,都抬着自己精心制做的轿子,前来评选,最终被选中并招进皇宫的,就是这个老木匠的“儿子”。
当国王问到,这么精美的轿子是不是他亲自做的,因为国王要赏给他黄金及官位。
其实,他抬来的轿子是老木匠和他一起做的,而这个人心想,如果说出实话,那么,黄金他可以与老木匠一起分。可是官位,总不能两人一起坐吧,绝对不能失去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就说,轿子是他自己做的。反正自己有官可坐时,就可以尽享容华富贵了,而那老木匠所给的小恩小惠,与坐官这么好的机会相比,毫无价值可言。
所以,这个人被国王封为,“天下第一木匠”称号,并且赐予官职,从此在皇宫效力。
一年后,国王听说,敌国有人用木头制做的木头人,不但自己会动,而且可以代替人去生产劳作,国王心想,如果这种神奇的木头人,本国也能拥有的话,一定可以增强国力。
于是,就找来这位“天下第一木匠”,问他会不会做。并说,如果可以做出同样能动,能代替人工作的木头人,就封他更高的官职,如果做不出来,不但官职会被撤掉,性命都难以保全。
这个人奉命乔装到了敌国之后,正巧看到所说的木头人,在一个做坊里自动打造铁器,而且不需要吃饭,不用喝水,非常神奇。
看看附近没有人看守,于是他就走上前去,拿出纸、笔和尺子,把木头人从头至尾的量了一遍,并画了下来。
当他回到本国后,也按一样的尺寸做了一个,外表看上去,根本就没什么两样,可他做的木头人,就是不会动,这可把他为难坏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就赶回当年救过他,并把他养大的老木匠家里,想问问老木匠,懂不懂得制做这种神奇木头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