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西游记》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启示

2009-04-19 16:4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顾松明
西游记的启示有很多方面,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启示却能够帮助我们找准学习的目标,这才是我们读西游记最大的收获。

学习的过程中是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当你失败时,你是否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失败背后的成因,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正确的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的《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普渡众生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曾今有些学生在高中三年,表面上也是辛辛苦苦的渡过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却名落孙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为这样的事情扼腕叹息。我们应当反思这些失败者的“成长”足迹,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经验教训。

树立远大理想,为了圆上心中那个美丽的梦而奋斗。心理学上说,行为是实现目标的践行,有了强烈的动机,你的行为将势不可挡。唐僧师徒四人为了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实现普渡众生的宏愿,在去西天的旅途中,他们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但是,他们没有因为妖魔鬼怪的重重威胁和山高路远的层层阻断,而放弃去西天取经。笔者认为,之所以他们会如此坚持不懈,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和美好的憧憬,也就是取得真经普渡众生。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以后,从初中升入高中,在学生们的心中也都萌发了一个个梦想,这其中最大的就是考入自己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但是,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伴随着学科知识体系的加深,可能让你望而却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萌动,可能让你无法把握发展的重点;外界社会的诱惑络绎不绝,可能让你无法抵制网络、游戏的侵蚀……因而,学生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产生了差异。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或快感,而丢失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学习的黄金时间和机会。例如,哈尔滨失明青年杨光的成长历程,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从“星光大道”一直走到了“春晚”的舞台,即使获得到了这样的成功,杨光的内心世界依旧是那样的阳光,走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更高人生梦想。风雨过后才会见彩虹,平步青云的情况实在太罕见了。苏州市副市长、全国著名平民教育专家朱永新告诫莘莘学子:高考是除了造反以外,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我们暂且不谈朱市长观点的科学性如何,但是,教育专家的肺腑之言,确实应该引起当今年轻学子的深入反思。丢弃了学习的机会,你到了社会上能够做什么?你将来到了社会上,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需要得到较好的报酬,你拿什么向社会展示你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为了国家,可能更是为了对自己的将来负责,相信大家在强大信念的支撑下,必将实现人生的梦想。

学习要实事求是、谦虚好学,互帮互助,避免陷入坐井观天的窘境。《西游记》中当主人公遇到神通广大的妖怪的时候,即使已经陷入面临死亡的困境,但是他们总能互相帮助,并且及时求助上天神仙,进而转危为安。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学习过程是快乐和困惑并存,如何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寻学习的快乐,需要每位学习者不断的去摸索和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一锹不能挖出一口井,我们有些学生总想吃压缩饼干走捷径,想花最少的功夫,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诚然,学生的初衷没有错,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循序渐进和夯实基础滚动提高,一蹴而就的事情,最终是要失败的。建议我们的学生不要在投机取巧上花费功夫,而应该踏踏实实的去做学问,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应该在我们身边蔚然成风。

切忌急功近利,因为欲速则不达。试想师徒四人不是徒步到西天,而是在三个徒弟的法力支撑下腾云驾雾到达西天,恐怕如来佛也不会如此爽快的将真经传授给他们,国人笃信“心诚则灵”,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部就班安排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科学有序进行的,我们必须紧跟老师的节奏,尤其在重、难点知识的学习环节上,更要花大力气去完成。我们有些学生上课稍微听听,注意力不够集中,笔记也是可有可无,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记的是什么内容。某些学习处于困难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制定了学习计划,起初斗志昂扬,在短期的刻苦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进步不太明显,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明白只要有进步就是产生效果了,至于想迅速提高自己的成绩,“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坚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哲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哲学上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

看名著明道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挖掘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变古为今用,必将惠泽千秋万代。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