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一书里,常常会出现真真假假的人物,那么我们就想问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在《西游记》里几乎凡有真的则毕竟有假的: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假的;无所不能的如来佛祖有假的;神勇英武的二郎真君有假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连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有假的!神仙菩萨有假的,妖魔鬼怪有假的,花鸟鱼虫、法宝兵器……样样都有假的!可以说,《西游记》的故事就是在无休无止的真真假假之中展开的。这倒很像我们的现实社会——名烟、名酒有假的,食品、药品有假的,新闻有假的,演唱有假的,球赛有假的,钞票有假的……据媒体报道:连张学良、孙中山这些活跃在上个世纪初的历史人物这几年也都能冒出个假的来满大街溜达。连郭德纲的相声里都说了:“天底下就王八没假的,还叫甲鱼。”好不滑稽!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读者并没有注意到,在《西游记》里不仅有形的东西有假的,无形的东西也有假的。这里不妨来个从无到有,先说上一说这些无形的“假”。
首先一“假”就叫做假装特学术。唐僧路过荆棘岭,碰到过一群树木修炼成的妖精。个个儿长得仙风道骨,一张嘴满口学问,听起来跟真那么回事儿似的,似乎超凡脱俗,特有学问。那装腔作势的模样儿把个打小儿就看着经书长大的唐长老都唬得一愣一愣的。然而,妖精毕竟是妖精,别看天花乱坠地侃了半天禅,论了半天道,终究还是要打唐僧肉体的主意的。对于这帮道貌岸然的家伙来说,所谓学术只不过是一层漂亮的包装纸罢了,拨开这层纸一看,里面包的还是一个妖精,而且是个只会动嘴的低级妖精。这帮家伙玩儿文的如果不成,就只有破口骂街说粗口儿了。正像唐僧所说的:“皆是一类怪物”。天晓得他们的学问是打哪儿听来的?或许有几位神仙路过荆棘岭在这几棵树底下乘过凉,可巧神仙们侃大山的时候让这老哥儿几个听见了一句半句的?搞不清楚。猪八戒曾经有句妙语:“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和尚还给加了个注解:“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哈哈!假装特学术!其实很虚伪!还不如猪八戒的肚子来得真诚,这就是这几个妖精的嘴脸。不过荆棘毕竟仅仅是荆棘,即使他们长得很像是大树,除了弄人一身刺儿给人添点烦也闹不成什么大事儿,猪八戒几耙子就给搞定了。
另一种无形的“假”叫做假装特虔诚。唐僧师徒到了灵山脚下遇到了一位乐善好施的寇老先生特别愿意斋僧,留唐僧一住就是半个月,可以说是盛情款待。唐僧刚要上路,寇老夫人和两位公子也表现出十二万分的虔诚,偏要留唐僧再住半个月。这本来是件挺好的事,可人家唐僧急着赶路办正事儿呀!于是婉言谢绝。谁成想这么一来竟然惹恼了寇老夫人,“这人怎么不知好歹,好心留他可他还非走不可。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吗?”老太太走了,这口怨气却积压在心里转化成了对唐僧的嫉恨,没过两天竟然故意诬告唐僧师徒是抢劫她家的强盗。“我就躲在床下,战兢兢地留心看得明白,点火的是唐僧,持刀的是猪八戒,搬金银的是沙和尚,打死你老子的是孙行者。”寇老夫人给儿子留下的假证词说得像真事儿似的。本来斋僧对僧来说是个善举,对斋僧的人来说是种修行,可这位老太太却把这当成了满足自己虚荣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人家不接受反而怨恨人家,对被斋的僧无丝毫善意,对自己也是欺骗。把自我的心理满足建立在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牺牲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这样的虔诚是不是很“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