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读西游,学做人之“中国驰名妖精”

2009-04-27 13:5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西游记里的做人哲学主要集中体现在孙悟空身上。西游记这本书同时告诉我们学习做人是我们首先所要掌握的。

西游记中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曲折,用两三句话就能说完:白骨精变化了三次要吃唐僧肉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最终将妖精打死并现了原形。唐僧不知好歹听信猪八戒的谗言冤枉了孙悟空,炒了猴头的“鱿鱼”,把他轰回了老家花果山。就这么简单。

然而,这个简短的故事却成为《西游记》中最为经典的段子广为流传。故事的女主角白骨精也有幸成为中国驰名妖精,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那些拿着各种法宝、凶狠残暴程度远在她之上的妖魔鬼怪,以至于“白骨精”简直就成了妖精的代名词。

更有趣的是,发展到今天,“白骨精”的概念也与时俱进,竟然成了一个很时尚的褒义词,像驰名商标一样专门用来修饰那些“白领”、“骨干”、“精英”的现代职业女性,而且大有通过外企逐步走向世界的趋势,可见其群众基础之牢固,影响力之深远。这样一个小故事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一定自有它的道理。

在众多的妖精当中,白骨精应该属于智慧型的那种,要不也不值得让孙大圣那么费劲地打上三次。她对唐长老采取用的完全是诱惑攻心术,虽然只有简洁的三招,却招招奏效,如果不是孙悟空付出了让紧箍儿咒把脑袋勒成了大葫芦并且被轰回老家花果山的沉重代价,善良的唐长老怕是早就被这三招给拿下了。

先说说这第一招——九阴白骨爪,紧紧地抓住了唐僧内心深处的怜爱心。一堆白骨裹上了一个漂亮的臭皮囊,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可怜见儿的小妹妹,这漂亮的臭皮囊就成了白骨精的杀手锏。她不但蒙住了唐僧的眼,而且直刺唐僧的心。唐长老明明知道孙悟空平时有些眼力,可这时候却宁愿相信眼前这个和自己刚刚打过一个照面儿的俊俏小妹,也不愿相信和自己同舟共济、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孙悟空了。你听听,孙悟空劝说唐僧是多么到位:“你前面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她是个妖精,要来哄你哩!”千万要记住孙悟空这句至理名言,即使在今天也可以拿起来就用。现在有多少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不是在哄你上她的道儿呀!

接下来孙悟空现身说法,讲起了原来自己也是这样变化了来吃人的,猴头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服唐僧相信这是个妖精,既有论点又有论据。然而,当一个人心里充满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哪还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呢?此时的唐僧固执己见,从骨子里认为眼前的这个美眉就是个好人,而在哄他的反而是孙悟空!猴头这个急呀!一气之下居然嘲弄师父动了凡心,要给师父搭个窝铺圆房。当劝告别人的时候,如果不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说得再对也没有用。一听这话,唐僧恼羞成怒,竟然“羞得光头彻耳通红”。

猴头的话也确实有点儿过激了,其实唐僧对白骨精所变的美眉并没有丝毫的情色之心。但为什么唐僧就是一点也听不进去孙悟空的话呢?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毕竟唐僧是凡夫俗子,对于漂亮的美眉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怜爱之心。谁不喜欢看漂亮呢!这虽然不能算是什么邪念,但却足以迷惑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白骨精的这一招可谓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仍然有众多徒子徒孙儿。那么多搞推销的和拉广告的“红粉军团”为什么屡屡得手?用的不就是这一招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