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吸取三国人物性格特点的精华之处

2009-05-06 15: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三国里的人物比如曹操刘备等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其处世也有自己的风格,从中可以吸取一些智慧值得参考。

李世民的历史观一直为广大的研究历史的朋友所认同,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们该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呢?就拿三国历史来讲,若想以三国为一个“知得失”的镜子,我们就要知道,三国中的对于错,得与失,该于不该,甚至上升到,该不该学习!我想如果可以将三国这段历史这样来看待,一定会最大化看到三国历史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究竟该学习三国中的什么呢?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身上可以用来成功的优点。

1,刘备

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挺熟悉,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若论他们的德行、品格,曹、孙则远远不如刘备。刘备立身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特点,虽属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范畴,但作为政治家的品格而言,至今不失为一面光亮的镜子。

在汉末三国那个动乱的年代,曹操表现出纵横天下的超人之才和非凡之能,用“奸雄”二字概括是很不确切的,问题主要是他的个人品格存在严重缺陷,如屠徐州、坑降卒,残杀生灵无数,为人又诡谲多诈,崇尚独夫哲学,误杀吕伯奢全家而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在哪个时代都是站不住脚、会受到谴责的。孙权在个人品格上的毛病,主要是生性多疑,乱加猜忌,杀戳了不少无辜臣下,晚年更甚,使得朝臣人人自危。而刘备,从他举事之初到称帝之后,始终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把握好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个人品格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闪失。这是刘备在品格上不同于曹操、孙权之处,也是他大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能成就鼎峙之业的重要内因。

翻阅三国史书,综观角逐群雄,可以说没有那个争霸图王者的政治思想品格能跟刘备相比。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孚众望、最得人心的争雄者,也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三国政治家。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刘备,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备,而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影视剧中的刘备。小说和银屏上的刘备,很多方面非其真貌,它们都没有把刘备的作为和品格艺术地反映出来,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歪曲史实、虚假不实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更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刘备。

我们该从他们的身上获得知识,比如他礼贤下士,爱护人才,可以得人心,这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很是重要,谁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人才是根本,而他是聪明的,呵呵,所以学习他的地方很多,我们应该择优而取,毕竟时代不一样了。

2,诸葛亮

我认为,要向诸葛亮所学习的,并非是神机妙算,也不是政治才能,而是为人民,为国家的一腔热情,以及追求理想,仁义道德。大名贯彻古今的诸葛亮,我想天生奇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这些品格。在南阳躬耕时,诸葛亮就常常以战略眼光看待时局。看待形势,非对天下有忧思之情的人。是绝对管不了这些的,所以,诸葛亮对国家,对人民的热忱,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也更是要向他学习的,诸葛亮的品德也自然不用多说。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唐诗宋词争相吟咏孔明的功德,出世一表,更是惊世骇俗。吐露出了自己的志向。以及为志向奋斗到死的执著精神,也许有的人说,诸葛亮太死板,太顽固,太不顺天命,也许这些人,都是失败者,因为他们不肯为自己的志向努力奋斗。他们天天都在疑惑,怕得不到。若稍微有点诸葛亮的精神,成功只在掌中。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