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欲也罢,有容也罢,均表现为宽,宽容乃为政者重要之德,他具体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如有:(一)寡欲为宽。(二)改过为宽。(三)有容为宽。(四)无争为宽。要在实践运用方面有“待人以宽,为政以宽”。宽德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唾面自干”。当然儒家文化的宽,与基督教,佛教的宽,颇有区别,儒家文化讲究宽而有度,圣经告诉人们的宽有纵敌遗患之嫌,佛教的宽更是让人们觉得宽而无边,佛量无边,宽而无度。儒家文化是入世的哲学,他讲究宽而有度,对待怨仇,不主张以德报怨,也不主张以怨报怨,而是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德怨之报,也是儒家文化宽而有度的内容之一。如清·张《浅近录》中有一段明太祖讨论元朝政治得失的文字,颇有趣味。
原文是:
明太祖召元旧臣问元政得失,冯翌对曰:“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帝曰:“但闻宽则得众,未闻以宽失者。夫步急则踬,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居上正当用宽,元季君耽于逸乐,其失在于纵驰,实非宽也。圣王之道,宽也有制,不以废事为宽,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适中则无弊矣。
与邻里相处,也需要有宽德。《三国志·武帝纪·裴注》记载有曹操的曾祖父曹节与邻里相处的故事。曹节一向以仁慈宽厚著称,有一天,邻居丢了一头猪,与曹节的相象,到曹节家认领,曹节不与他争执,把自家的猪给了他,后来邻居的猪自己又跑回来了,邻居十分惭愧,把猪还给曹节,曹节笑而受之。原文是:
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
——谈领导的宽容艺术
(责任编辑:他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