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人生方圆处世智慧:以柔克刚,以情动人

2009-08-25 12:0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人生方圆处世智慧:以柔克刚,以情动人。人不但要学会做棉,而且也不能失了气节,因为那是智慧,不是软弱的借口!

人生方圆处世智慧:以柔克刚,以情动人

当鸡蛋掉在石头上时,鸡蛋很容易破碎,而当皮球掉在石头上时,它会弹起而保持完好无损,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皮球对强大的外力能以柔韧化之,而鸡蛋却不能,故有“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之说。这其中蕴含的就是我们所讲的以柔克刚,以情动人的道理。

远的如大禹治水,洪水的猛烈可谓刚之极矣,但在大禹柔性的疏导下,刚猛的洪水不见了踪影。近的如鲁能泰山,一招防守反击,打遍甲A诸旅,看似柔弱不起眼,却转眼已成为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能以柔克刚呢?从物理角度来看,刚性越大,物体就越脆弱,抗打击能力越低。钻石的确是自然界最硬的东西,同时它也是最脆弱的,它甚至比玻璃更易碎。而被我们认为硬度极差的铝,柔韧性却极好,你甚至可以用锤子把它砸的像纸一样薄,但仍然不能把它砸为两半。

既然柔能克刚,柔自然有胜过刚的地方,柔胜过刚的地方其实只有一处,就是柔更耐久。任何一件事的成功,热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如果只有热情做事也不一定就会成功,还要有持久的恒心。柔并不一定都好,一个简单的例子,正如当年凶如猛兽般的日本人如洪水入侵中国时,我们并不能依然像大禹治水般的疏导他们,而是要予以迎头痛击。而即使今年泰山夺冠,也并不是说明年十四支甲A球队就该个个都打防守反击。只是,抗战时我军的坚忍不拔,在任何恶劣情况下的必胜信心,这也体现了以柔克刚的真正含义。

所谓的以柔克刚,就是以情动人,就是耐心、信心、恒心、毅力的比较。在这些方面,谁占了上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而柔或刚,只是两者在比较时表现出来的表面形态,这里所谓的刚,只是浮躁、虚张声势、经不起挫折的表现。而柔,则是虚怀若谷,因为对自己充满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所以才有的表现。

大师某日问其徒弟,曰:“棉与石同为实物,二者各有其用,但若比攻守之道,谁更胜之?”众徒皆曰石头较之刚硬,攻守俱备,当然石也。然大师却言差矣,众徒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棉所特有的就是以柔克刚之道,而石头“欺软怕硬”,倘若撞击钢铁,不过是粉身碎骨罢了。无论如何发力,棉物都能以力还力,而使自己毫发无伤,这不能不说是它的过人之处。当然,人亦可如此,现今过分激烈的竞争,不时的将对抗推向一种明争暗斗,如果硬碰硬,最终只能两败俱伤,搞的焦头烂额。为了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就应学一学棉物以柔克刚之道,巧妙的对付外来攻击。

古时武人创太极拳之所以无懈可击,正是借敌之力克敌,做到了刚柔并济。武家思想一样可以用于涉世之道,比如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万不可死对而不让,退一步海远天高,反而轻松的化干戈为玉帛。

那位大师的徒弟们都忽略了为人处世的长久之理,没有真正理解事物本身最重要的特点。现在想想,石头能把棉砸烂吗?反而棉的缓冲作用会将石头弹出,让石头与他物相撞,受到伤害。

人不但要学会做棉,而且也不能失了气节,因为那是智慧,不是软弱的借口!

《明史》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

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子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打了折扣。乔宇所用的就是“以柔克刚”的策略。

同样在企业管理中,这一招也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性格千奇百怪,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而你的团队里恰好就有一些不好管理的人,软硬不吃,你该怎么办呢?其实,以柔克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