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三十)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他希望我们能看到,什么才是立身的根本,是万世不朽的功业,而什么是镜中花水中月,是时光荏苒中的飞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第一·十六)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十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三十)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十九)
这四章,讲的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有些地方用的文字还是一样的。你也别怪老爷子啰嗦,他老人家觉得这个东西重要,怕小弟子们给忘了,于是只好反反复复地讲。
关于这个,《四书集注》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凡章指同而文不异者,一言而重出也。”说话的意思一样,内容一样,这叫做重复。“文小异者,屡言而各出也。”意思一样,内容稍有不同,这叫做强调。“此章凡四见,而文皆有异。则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叮咛之意亦可见矣。”同样的意思,老人家不厌其烦地说了四遍,为啥涅?这是老人家在“叮咛”咱们。
那么,老爷子叮咛来叮咛去,在叮咛什么呢?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不要老想着出名,也不要老觉得自己个儿能耐巨大,就是没有人提拔;真正要担心要考虑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
这其中表达的意思,跟《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类似的。归根结底一个道理,老爷子强调修自身。修自身最要紧是修自己的“德”(德行)与“能”(才能),而不是修自己的“名”。“名”相对于“德”和“能”来说,算是一个附加品;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成天想着自己的名声有多大,那必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注自己的“德”与“能”。对于老爷子来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于是,他老人家抱着舍我其谁的决心与态度,今天讲,明天讲,反复讲,愣是在《论语》中留下了这许多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