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2009-10-28 14:34
来源:中国美网 作者:佚名
勤于学习,加善于思考,再加丰富的人生阅历,塑造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语行事的书,是中华文化不朽的瑰宝。读《论语》可知,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成功有失败的普通人,又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照亮了人生的道路,给予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孔子为“至圣”。他说:天下的君王太多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很荣耀,死后就无声无息、被人遗忘了。而孔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已经留传了十几代,学者们都以他为师,他的影响还那么大,以至于天子、王侯讨论“六艺”的时候,还要以孔子的说法为标准,“可谓至圣矣!”

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自己说得非常清楚:“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10户人家之中,必有像他那样忠信的人,而未必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好学”、“有恒”、“学而不厌”,这正是孔子有别于他人、又长于他人的地方。

孔子一生坎坷。他幼年“贫且贱(地位很低)”,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很苦,喜爱读书,深受商周文化、特别是周公礼乐文化的影响,就连玩游戏,也是表演行礼。青年时代的孔子仍处于社会底层,看过仓库,喂过牲口。“十有五而志于学”,矢志不渝,终身持之以恒。“三十而立”,开始教书育人。50岁时担任过鲁国的官员,55岁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不为所用。68岁回国,73岁去逝。他晚年倾其所学,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