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读《论语》谈处世之道

2010-03-06 10: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于丹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

读《论语》谈处世之道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
 
无论是分内的工作还是分外的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
 
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可能有许多大学生去外企实习过。你一进去,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会给你一个job description,就是关于你的工作岗位的描述,告诉你,这个岗位是干吗的。从一个文秘打字员,一直到高级主管,都有自己的岗位描述。
 
我们很多单位现在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岗位描述。我们对岗位往往有定性却没有定量。我们老是说:年轻人要好好干,一个人干仨人的活才好呢。认为这样是替领导分忧。实际上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那么,在其位,怎么谋其政呢?
 
首先是做事的原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什么叫做”义之与比“?就是用”义“作为比照,作为法则。
 
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道义,就是行事的原则和标准。
 
其次是做事的方式。
 
在“言”与“行”之间,孔夫子更看重“行”。他很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爱说漂亮话,做出取悦于人的样子,在这种人里找不着真正的仁者。
 
孔夫子鼓励的是什么呢?是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孔夫子提出“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起码也是“言多语失”。
 
孔夫子的学生子张,要学习干禄。什么是干禄呢?就是做官。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