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势篇》)意思是说,在战旗纷纭,人马杂乱的战场上,必须使自己的部队整齐不发生混乱。战车转动,烟尘弥漫,在这样混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必须把部队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不致被敌人打败。孙子这种用在军事上的战略思想,对于我们在五颜六色的人生旅途中站稳立场,冷静思索,处乱不惊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随大流的人,他们喜欢踏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喜欢模仿别人,喜欢追逐潮流,从吃饭、穿衣、购物到求学、就业、婚恋……他们的行为总是摆脱不掉世俗的框子,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糊里糊涂葬送了自己的人生,遗失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珍贵的东西。
不能否认从形形色色的“追星族”,到大大小小的“网虫”,现实中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网,太多的观念束缚,所以,才使得我们在选择周围的一切时,常常心不由己,身不由己。从”文革”时期引为时髦的黄军装到如今令许多人咂舌的“名牌货”;从以往的仕途热、文凭热到如今的经商热、出国热,我们有限的生命不就是这样在追逐人生海岸的浪潮中虚度的吗?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东西都在这随波逐流之中丢失了,只顾像梦游人一样跟着杂乱的人跑来跑去,到头来除了空虚和悔恨,似乎什么也没得到。可是,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没有回来重走的余地。这代价岂不是太大了吗?
随波逐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在起作用。所谓“从众”,是指人的活动,如认识、行为等常常受多数人的影响。大家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跟着做。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商业中出现的”牵驴”伎俩就是建立在这种从众心理的基础上的。一些人认为,只要是大家争先恐后购买的东西,一定是物美价廉的东西,岂不知那些争先购买的人原来就是他们一伙做戏给顾客看的。从众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人性的弱点。中国古代寓言中有一个“盲目崇拜”的故事,惟妙惟肖地反映了人性的这种弱点。苏东坡住在岐山下时,听说河阳县的猪肉味道特别好,就特地差人到河阳县去买猪。哪知差人是个酒鬼,起初因为受了苏东坡的警戒,倒是一点酒也没喝,小心在意地做事,所以一路上倒还顺利,没有出什么岔子。可是一等到买好了猪,而且快要到家的时候,他到底熬不住了,便放量大喝起来,结果倒头就睡,猪也跑了。醒后没有找到,又不敢空手回去,他只好自掏腰包在岐山附近买了几只猪充数。为了吃美味的河阳猪肉,苏东坡特地发出许多请帖,请了不少客人。苏东坡是当时的名人,客人们觉得他的话是不会错的,于是大家都称赞河阳猪肉的好处,那些没感觉到猪肉味道好的人,见大家都说好,也跟着称赞起来,说它又香又肥又美等等。可是,正当大家赞不绝口时,却有人来通报说:有几个老百姓要见苏东坡。苏东坡把来人叫进来一问,原来是他们把跑散的河阳猪送回来了。客人们觉得很没趣,便一个个地溜走了。这则寓言说明,随波逐流的人大多是没有主见的人,这种人常常言不由衷,不仅做不到“斗乱而不可乱”, “形圆而不可败”;相反总是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在浑浑沌沌之中被搞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