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决不要轻易对自己的功劳大吹大擂。
据《战国策·魏》记载,公叔座在战胜韩、赵之后,辞谢了魏惠王出郊相迎和赐400万的奖赏,并指出:“使士卒不溃不散,强毅不屈,百折不挠的,正是吴起教导的影响,我没有这水平;事前观察了解复杂的地形,暗暗决定安排得失的力量,使全军将士不迷惑的,是巴宁等人的出力;定立赏罚制度于前,使民诚信遵守于后,这是大王明文规定的法规;看到敌人可以进攻,就击鼓进军,不敢懈怠,这是我所做的。大王只为我有这双不敢懈怠的手赏赐我就行了,如果认为我有功,可我又有什么功呢?”魏惠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寻找吴起的后人,并赏田20万,同时赐巴宁等人田地各10万。并且通过这件事,他更加了解了公叔座。在君主面前夺人之功、掠人之美并不是件难事,但能将功劳让与他人却实在是不容易,只有真正正直、无私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搞自吹自擂,作为领导者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并给下属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之一。
身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刘伯承虽然屡建战功,但面对人民的赞誉、颂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龙海集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之后,冀南党政军各界代表献给了刘伯承一幅绣有“常胜将军”字样的匾,刘伯承却非常谦逊地说:“说我是常胜将军,我可不敢当。……在毛泽东、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在后方人民的支援下,我们只是尽了自己所应尽的责任。这是党的功、人民的功,我不敢贪天下之功。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刘伯承不贪天下之功据为已有,而把胜利归功于人民,在备受褒奖的情况下,仍然忠诚于党、服务于党,在身居高位,身立大功的情形下,仍能保持自我约束的谦虚态度,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自吹自擂,夜郎自大,人家不套自家套,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这是一种缺少谦虚品德、作风不良的表现,这种行为也是向来为人们所不齿的,领导者应该彻底摒弃这种作风。
应该说,无论是“冯道根”的“大树将军”的美称、公叔座的让功辞赏,还是刘伯承将军的拒匾推功,都是有益于今天领导者学习的典型。不管是什么岗位的领导同志,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断创造,不断进取,保持领导者的谦虚品格,就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不仅其下属,乃至其后人都将会从领导者的谦虚品格中汲取到营养。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