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孔子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人的学说和道理,都要让大众和社会受益。就是说你的学说严格的来说不是你的而是大众的,只有你一个人懂得的道理严格的来说它不是道理。
任何的道理都要考虑可传播性的问题。一个人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只有他一个人看得懂,这篇文章对于其他人来说就不是好文章。那什么是好文章呢?老舍给出了答案:“好文章就像白开水,什么人都能读得懂。”在日常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推广一个制度或方法,也要考虑它的可推广性,要把深奥的东西进行转化。就像基督教和佛教一样,他们为了推广他们的教义,他们把很深奥的道理通过小故事来讲述,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教义中的道理,这样就增加了可推广性。但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大师把简单道理讲得非常的复杂,这种故弄弦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孔子还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并不是非常的高深,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话,不要把道理看得太高深。有一家企业上了一条德国的生产线,在使用了一年后流水线出了故障,这可把公司上下急坏了,因为有一批产品要按期交货,如生产不出来就要赔付对方高额的赔偿金。这个时候一个工人提供了一个方案,并报到总部。总经理看到后说一个工人怎么能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还是请德国专家来,这样公司花费了40万费用,请德国专家来解决问题,而德国专家所给出的方案和他们工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样的。所以,有的时候好的方法并不是那么的高深。
行动指南:
好的方法往往都是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